手头有两份资料。一份是近期的数据,反映中国葡萄酒市场的集中度正在不断提高,长城、王朝、张裕三大品牌占据了市场总额的近70%。
另一份是来自《经济观察报》的文章,讲东西方葡萄酒文化的差异———“中国葡萄酒文化是低度不确定性规避,表现为葡萄酒的法制法规不健全,消费者对市场的乱象不以为然,即便对山野葡萄酒这种似是而非的酒也处之泰然,产品忠诚度低;西方葡萄酒文化是高度的不确定性规避,法制健全,品牌忠诚度高,一旦碰到疯牛病那样的事反应很大。”
两份资料说的都是事实。然而两厢对比,却会发现矛盾的地方。市场混乱、品牌忠诚度低、进入门槛低,那么中国葡萄酒市场应该是一个很分散的市场,但是为什么会出现几个品牌占据七八成市场份额的“垄断”现象呢?进入本世纪后,三大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不断增长,而新兴品牌和二三线品牌却出现增长乏力、纷纷遭遇困境的情况,这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三大品牌为什么会有这么高的市场占有率
三大品牌市场地位的确立是和历史机遇分不开的。《糖烟酒周刊》2003年发表的《中国葡萄酒十年》一文中对此有比较准确的描述。中国葡萄酒业真正的发展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长城、王朝、张裕等品牌抓住1995~1997年葡萄酒市场快速膨胀的机遇,加速扩张,在1999年确立了三大品牌领导市场的格局。进入本世纪之后,中国葡萄酒行业进入了产品结构调整和平稳增长阶段,三大品牌的格局也就一直持续下来。本世纪初的这几年,三大品牌产销量都保持了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增长速度,葡萄酒市场集中度得以继续抬升。现在来看,如果葡萄酒行业没有突发性增长,或者由于突发事件引起行业震荡的话,三大品牌主导市场的格局短期内不会有根本性改变,只可能因市场容量和品牌数量的增加出现占有率的稀释。
其次,三大品牌在中国市场上形成了较高的品牌壁垒。长城有中粮集团的资金和贸易优势;王朝是最早的具有外资背景的企业,消费者对其品质有高度的认同;张裕通过对自身历史文化的深入挖掘,树立起领导性品牌的概念。葡萄酒和白酒一样,是典型的感性消费产品,价值不透明,品牌的作用大,甚至可以说产品的价值就是取决于品牌的知名度。三大品牌构筑起的品牌壁垒阻挡了其他品牌前进,消费者要么不买,要买就买领先品牌,其他品牌失去了机会。而观察葡萄酒行业的跟进品牌,真正创新性的产品少,有创新性的产品又没有足够强大的资金来支持其运作,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其三,三大品牌采用的都是全品系的运作模式,这种模式带来了品牌不专业的弊端,同时也带来了对市场全方位占有的好处。前些年,几大品牌都以中低档产品为主,近几年,他们都在加速进行着从低档酒向高档酒的延伸。低档酒有规模优势,实现的战略目的是提高市场占有率,高端产品有品牌的支持,可以提升品牌形象和增加利润。全品系的运作模式使得一个品牌可以覆盖多个阶层的需求,也因此给想凭借一两款产品突围的企业设置了障碍。
其四,三大品牌不断推出差异化概念。我国葡萄酒产品的同质化很突出,一样的品种,雷同的口味,产品本身的区隔不显著,同时,消费者也不具备体察产品细微区别的水平。三大品牌在概念创新上一直走在前列———虽然大家对此有争论,但是不可否认,在产品同质化的前提下概念创新对消费者吸引和分化的有效性。年份酒、庄园酒、小产区酒、陈酿酒等概念都是由几大品牌制造并推向市场高峰的,这些概念性产品也成为三大品牌一个又一个利润源。
容量有限是出现市场高度集中的基础
葡萄酒和白酒产品特性类似,都属于一般竞争性行业,国家没有垄断性的政策。但是白酒前十名的品牌只占有不到一半的市场份额,葡萄酒三四个品牌就实现了百分之七八十的市场占有,主要原因在于两者市场容量的不同。白酒每年有四五百万吨的销售量,从乡镇到中心城市,消费都很密集,没有哪个品牌能够实现如此大跨度的垄断。葡萄酒行业每年只有三四十万吨的销量,这个量只要几大品牌开足马力就能够满足,缺少足够的运作空间。
所以我们也看到,新天、当然包括前两年热炒的印象等品牌,在进入葡萄酒市场的时候都打出了“井喷论”这张牌,以此来吸引招商。但是井喷不是几家企业引导就能够实现的,井喷没有来,几家企业就陷入了困境。从目前情况来分析,葡萄酒行业保持稳定增长的可能性大,出现爆发性增长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平稳增长对大品牌有利,他们可以按照步骤有计划地扩张和设置壁垒,而对小品牌的切入十分不利,因为不容易找到切入点,除非有划时代的产品出现。
葡萄酒市场集中度高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产品主销区和消费群体集中。葡萄酒的销售区域集中在华东、华南城市群和内陆地区的中心城市。在主销区,各葡萄酒品牌已经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尤其是几大品牌之间。大品牌的相互争斗造成市场运作成本的不断提升,从现在来看,葡萄酒行业已经不是一个低门槛的行业,虽然生产门槛低,但是真正进入市场的门槛很高,所有的品牌一面世就要和几大品牌竞争,没有回旋的余地。
产业集中度高,但是不表明葡萄酒市场没有机会。相反,一个本来不应该“垄断”的产业,在现阶段却表现出高度集中的特点,正好反映出这个产业酝酿着的机会。机会,一个是产品真正的差异化,一个来自市场的区域化,另外还有强势资本对现有格局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