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我还是沙城酒厂的一个炊事员,第一次见到郭老是在沙城酒厂的食堂,‘平易近人’是我对郭老的第一印象。”当年19岁的小炊事员刘文忠这样评价郭其昌老师,如今他的职务是中国长城葡萄酒公司技术研发部经理。
在刘文忠心里,郭其昌老人是他进入葡萄酒行业的启蒙老师,而他也有幸参与了中国葡萄酒业历史性的事件——第一瓶干白的酿制。
1976年前后,沙城当地已能生产少量的葡萄干酒,但“质地粗燥”,在出口贸易时,常被评价为酸度高、有氧化、果味淡。1977年郭其昌先后到沙城考察,紧接着1978年8月,在他的带领下,沙城酒厂成立了“干白葡萄酒新工艺研究小组”,郭其昌担任小组负责人,而其余二十多个组员都是来自企业内部不同层面的工人,刘文忠便是其中一个。
“那时酒厂的大学生较少,为了配合郭老这一科研项目,沙城酒厂从车间、食堂等不同部门抽调出一部分初中以上学历的人员,只有十九岁的我有幸被选中。”谈起那段往事,刘文忠止不住地兴奋,“由于绝大多数人没有葡萄酒相关知识的基础,整个小组的指导与推进工作便落在了郭老一人身上。”
刘文忠向《华夏酒报》记者讲述了二十几年前,他与郭其昌老人一起经历的故事:生产条件差,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在这种情况下郭其昌从最基础的知识理论到试验室的实际操作,他都不厌其烦地为每个人传授操作方法。当初的学生如今都已经遍布四海,但大家对研究干白的那段往事依然记忆犹新。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郭老对工作的一丝不苟,只要进入试验室,我们每个年轻人都不敢吸烟,严格遵守每项制度, 而在生活中,为了节省时间,减少不必要的应酬,郭老常与工人们一起到食堂排队打饭,而不去吃‘小灶’。那时,由于条件艰苦,加上饮食的不适应,郭老常常闹肚子,但他仍毫无怨言。”与刘文忠的交谈中,记者明显感到一种敬佩之感。“那时正值大地震期间,郭老与我们同在一个屋檐下,作为国内著名的专家 ,他所享受的唯一特权仅是一个有保护措施的硬木板上下床。”
在沙城的三年多时间里,郭其昌与科研人员朝夕相处,以研究室为家,每天半夜一两点钟才入睡,第二天又早早埋头工作。当时由于沙城酒厂主推白酒生产,仅有一条葡萄酒生产线,为了加快科研成果的快速推广,郭其昌从北京带来了一套中型迷你设备,一边研究,一边试验、一边生产,将科研成果与一线生产相结合,及时解决了试验生产过程出现的问题。
1979年,郭松泉也来到沙城帮助郭其昌进行试验结果的后期整理工作,为了加强自身素质,当时的刘文忠与郭松泉一起学起了英语。
“当时广播里教英语的频道很多,我们自己买来英语书,年轻人凑在一起做伴儿学习。”刘文忠边说边对自己的半途而废表示惭愧,“我很佩服松泉后来一直坚持对英语的学习,这点也非常像郭老的作风。”
在沙城的三年中,郭其昌在彭德华、郭松泉的协助下,带领了整个科研小组进行了一系列大手笔的工作:从德国、美国主要引进了13个葡萄品种,其中五个红葡萄品种,八个白葡萄品种,进行葡萄品种选育,并于1980年进行试种,同时他翻译了大量国外有关葡萄酒分析方法的书籍,为国内葡萄酒酿造工艺提供了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成功研制了龙眼干白葡萄酒,并多次获得了国际葡萄酒评比的金奖。
在给记者讲诉那段往事时,刘文忠不时从记者口中打探郭老的近况,“在当时如此艰苦的条件下,郭老推动了沙城干白葡萄酒的发展,并间接促使了沙城酒厂与中粮的合作,可以说没有郭老就没有今天的深受消费者喜爱的长城干白,没有郭老,沙城酒厂或许会多走几十年的弯路,而郭老对整个葡萄酒行业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很敬重这位泰斗,并为曾与其共事感到骄傲,同时也深深地被郭老的精神感动。我衷心地感激这位老师为我、为沙城、为整个葡萄酒行业所做的事情。”刘文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