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微对葡萄酒有些了解的人肯定知道罗伯特.帕克是谁,这位被奉为红酒皇帝的世界头号评酒师,上世纪70年代从一个普通的葡萄酒消费者开始,自己创立了一套100分制的葡萄酒评分标准,被广泛采用。</P>
说起阿申费尔特(Orley Ashenfelter)估计知道的人就很少了,但是身为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家,他用回归分析和计量经济模型创立了一套波尔多葡萄酒方程式完美的解释了为何影响酒价的两个最主要的因素是年份和酒庄排名。
一个是基于感官经验,一个是基于数据挖掘,哪个更准确,可能有人正在做这样的研究,但实际生活中酒评家评分肯定还是价格的风向标。笔者的观点是这两种方法也是内在相互影响的,因为酒评家对一款酒除了感官评价外也会考虑年份和酒庄排名,就是后者对前者的影响;而酒庄排名也是酒评家评价得出来的,就是前者对后者的影响。其实已经有后来的研究者如琼斯和思妥奇曼(Gregory Jones & Karl Storchmann)在阿申费尔特的模型基础上又加入了酒评家评分这一变量,使整个经济评价模型日臻完美。有兴趣并对高等数学有自信的读者可以在网上找到该论文细读。
阿申费尔特的模型虽然简单,好处是非常易懂,尤其是1952年到2003年采收季节降雨量和夏季气温和价格关系图表让人看得一目了然。
阿申费尔特教授不无得意的说在1991年他就预言波尔多的89和90年份是超级好年,但是当时有很多评酒专家都不认同,现在几乎是众口一词:89和90两个年份是过去五十年最好的。这里我们也能看到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虽然会有更多的美酒,全球变暖带来的其它灾难还是需要每个人的关注的。
阿申费尔特教授的研究还有一点比较值得关注的就是,新酒销售市场的非效率性,也许是出于稳定农业收入,即使事先知道年成的好坏,新酒上市的价格一律都是被高估的,尤其是最差的年份,越陈越跌价直到淡出市场,可见年份的重要性。对于年份的判断,琼斯和思妥奇曼的建议是无须关注全部生长时间的天气状况,只需特别关注开花期、转换期的降雪量及开花期的温度,就能大致判断葡萄质量的优劣。因为波尔多最主要的葡萄品种为 Cabernet Sauvignon和Merlot,其生长期间经过四个阶段:发芽期(debourrement)、开花期(floraison)、转换期 (veraison)、收成期(harvest),葡萄内的糖分与酸度会因葡萄种类不同以及不同生长期的降雪、温度、日晒程度等天气因素的影响而改变,进而影响葡萄质量。
研究显示Cabernet Sauvignon及Merlot的开花期、转换期特别易受到降雪而减少糖份、酸度上升;开花期的高温则会提高葡萄的熟成速度与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