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葡萄酒学院和“葡萄酒硕士(‘侍酒师’的最高级别)”,为什么没有“白酒学院”和“白酒硕士”?这多少让具有四千年酿酒历史、占全球1/4人口的泱泱东方大国的中国有些悲哀,这也可能是白酒能不能真正国际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白酒需要“侍酒师”
“侍酒师”是西方国家比较吃香的一个职业,已有50多年的历史,他们被称作高级品酒师,国际通用名称叫Sommelier。Sommelier源于法语,专指在宾馆、餐厅、酒吧等负责酒水饮料的侍者。今天它的内涵有所扩展,指酒店里有专业酒水知识和技能,为客人提供酒类服务和咨询,负责菜单的设计、酒的鉴别、品评、采购、销售以及酒窖管理的专业人士。
“侍酒师”的最高级别是考取伦敦葡萄酒学院的Master of Wine, 直译为葡萄酒硕士。但实际上,这是世界上最难取得的资格考试,自上世纪50年代学(文章来源:华夏酒报·中国酒业新闻网)院成立以来,全世界目前只有240人获得资格,分布在全世界16个国家,其中以英国为最多。如果不想成为专业品酒师,自学也可以成才,至少可以在私下里成为人们酒桌上仰慕的对象。一个合格的侍酒师的成长期至少要四、五年,修炼成硕士品酒师还要差不多五年。
侍酒师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非常罕见,这妨碍了中国人对酒的欣赏,所以,难怪人们常说:“葡萄酒是文化含量很高的奢侈品,它是一种高尚的生活方式,而历史悠久的中国白酒却一直没有塑造一种高尚的生活方式……”。言语之间,无不充满了遗憾与不平。
实际上,这里面有侍酒师的功劳,他们对葡萄酒起到了“传道、授业、解惑”的巨大作用,树立了葡萄酒“文化含量很高”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而中国的白酒却从没有去做这样的事情。这与国人引以为荣的世界“四大发明”一样,近代历史证明,中国的“四大发明”真正发扬光大是在外国,而不是在中国。
“白酒大计,教育为本”
培养一大批中国白酒的“侍酒师”队伍,并让他们逐步晋升,在专业院校取得“白酒硕士”的职位或级别后,就业在大酒店、宾馆、夜场等,甚至输出到国际市场——这无疑是一场具里程碑意义的“白酒新文化运动”,是一项功德无量的伟大事业,不仅将成为国内白酒年轻消费者的未来救赎之路,而且将有效引导白酒走向国际化。“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深刻烙印中华历史文明的白酒,更应该是这样。
目前,中国的名优白酒大企业是否该考虑担当这个责任和使命?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几千年历史的白酒文化,是否该实施这样一项伟大的工程,使之光(文章来源:华夏酒报·中国酒业新闻网)大中华白酒产业,传承中华民族文化?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话题。
名优大型白酒企业或者行业协会是否可以联合起来建立一所“中华白酒文化学院”,培养中国的“侍酒师”,颁发“白酒硕士”证?英国的伦敦可以有葡萄酒学院,中国为什么不能产生“白酒学院”?难道没有这个必要吗?,
泸州老窖总裁张良先生在2007年7月18日“首届中国白酒新文化论坛”上曾大发感慨:目前,中国白酒行业最紧缺的是人才,非常需要“拔苗助长”培养一大批人才,投入到这行业中发挥才能,增加白酒行业的造血功能……,这曾引起行业老总们的同感,说明大家都认识到了这个问题。
期望与希望同在
与风靡世界的葡萄酒相比,白酒的推广和营销不能总是做“小学生”。从长远看,也许,白酒繁荣昌盛的背后,可能因为消费断层而暗藏危机。如何普及“酒道”,让博大精深的白酒文化薪火相传,应该是白酒行业未来的百年大计。
“茶”被称为中国的“国饮”,同样具有几千年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茶尽管也被一些新兴饮品排挤,曾沦为“家庭饮品”,但茶饮文化的传播,却因为茶馆的雨后春笋和茶艺师队伍的发展壮大,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和高度,走向市场,实现了喝茶方式的转型。“喝茶”,由解渴发展成为一种高尚的修闲生活方式,中国“茶道”由此发扬光大。“茶道复兴”主要得益于茶艺师的精彩才艺表演和喝茶环境、方式的精心营造及引导。
回到白酒上来,著名白酒专家沈怡方先生有一个最大的梦想——希望在全国各地建立“酒道馆”,全方位传播“酒道文化”,把白酒事业发扬光大下去。目前,沈老的愿望正在少数企业变为现实。
著名白酒专家高月明强烈呼吁:中国白酒要走进“喝酒时代”,要教给消费者如何喝酒,喝什么样的酒,要大力提倡“科学研究,适量饮酒,有益健康”的观点。
老专家们的眼光可谓高屋建瓴,他们早就认识到“喝酒要转型”。“酒道馆”的推广,“喝酒时代”的到来等,都在说明要有一种新的喝酒生活方式的诞生——让酒风高雅文明起来,让传统的喝酒方式升级。
在不能广泛建立专业“酒道馆”的情况下,现有的酒店、夜场等可能成为白酒“布道”的最好场所,这需要一批白酒“侍酒师”队伍的出现,更需要“白酒硕士”的传经布道。中国现在(文章来源:华夏酒报·中国酒业新闻网)白酒市场整体复苏,中高档白酒逐年增长,而相关的白酒教育却显得尤为匮乏,很多酒店的服务员及管理人员都缺乏足够的白酒知识和技能,在酒水的服务与销售方面,只停留在一个初级层面。简单的服务与销售已不能满足白酒市场发展的需要。
资料显示,中国约有13,000多家星级酒店,其中1,000多家是四、五星级酒店,而配有职业侍酒师的酒店却寥寥无几。目前在北京的国际级饭店或是俱乐部里,几乎没有经受过正规培训的侍酒师。因此,在未来几年,需要大量的葡萄酒和白酒人才,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人才培养契机。
其实,白酒应该是文化含量最高的行业或奢侈品,但却做成了最没有文化含量的行业,这不能不说是白酒教育的悲哀。当白酒注重的不是酒体本身的饮酒文化,而是酒以外的附加文化时,“白酒教育”已经走进本末倒置的怪圈,重形式轻内容,能辉煌一时,不能辉煌一世。“重塑酒风,回归酒道”,白酒消费转型是早晚的事。
令我们欣喜的是,一批著名老专家及一批名优企业老总组成的有识之士,已经先知先觉,行动起来。他们以一颗赤诚之心,对白酒“望、闻、问、切”集体会诊,他们的倡议和行动感动人心、振奋人心——沈怡方的酒道馆,高月明的“喝酒时代”,季克良的白酒健康,刘中国的国际化,张良对白酒人才“拔苗助长”似的渴望,乔老爷子的“慢工夫”,杨廷栋的“现代生活结合点”,等等。无疑,他们是一批最合格的“侍酒师”和“白酒硕士”,言传身教,敬业奉献,每一天都在传播着博大精深的白酒文化。
我们相信,中国“白酒新文化战略”的火种正在他们心中点燃,即将蔓延全国,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