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葡萄酒作家、评论家詹妮·罗宾逊(Jancis Robinson)于今年三月访问中国之后,写下了对于中国进口葡萄酒市场的看法,她认为:对于中国这个巨大的葡萄酒市场,品牌知名度更有价值。本文就是她对中国葡萄酒市场的一些看法。
很多人也许认为,葡萄酒销售的基础在于质量,少数人觉得定价也很重要。但是今年三月的中国之旅让我了解到,对于这个巨大的葡萄酒市场,品牌知名度更有价值。
“拉菲”( Lafite)这个名字对中国人有着非凡的意义,在消费者中能够引起意想不到的共鸣。即使是这个波尔多一级酒庄出产的副牌酒小拉菲(Carruades de Lafite),也比二级酒庄Cos d'Estournel产品的售价高很多。拉菲传奇波尔多(Legende)在中国的售价如此之高,就因为酒标中含有“拉菲”二字。
在北京东方君悦大酒店的长安一号餐厅,一款入门级2005年份拉菲庄波尔多酒,标价高达950元(约135美元)一瓶。需要指出的是,这款酒就质量、层次以及价值而言,与木桐庄的产品不相上下,而后者标价只有350元。
如何解释同样从波尔多散酒市场进口同档次葡萄酒的价格差异?
在中国旅行的那段时间,我终于搞清了其中的秘密。为什么木桐、玛歌、奥比昂、拉图庄同样名列波尔多一级酒庄,但在这个特别的市场受到的待遇大相径庭?我想这要从中国人高度重视形象意识的层面入手。在中国人看来,购买葡萄酒,在餐馆消费或作为礼品,都是社会地位、脸面的象征。因此,中国可能是任何成熟品牌运营的完美目标市场。如果告诉中国人你的产品有着最好的影响力,就足以抓住13亿潜在的消费者。
除此之外,我还进行了另一项调查。在前往大陆之前经过香港之时,我问了很多人为何拉菲如此受华人推崇,回答都含糊其词。之后,我从Jeannie Cho Lee那里得到了最佳解释,Lee是亚洲首位通过“葡萄酒大师” 资格全部考试的亚洲人,她本人生于韩国,在美国接受教育。她认为,“拉菲”的名声如此高,在于其普通话发音比其它一级酒庄的名称更顺口。不过,由于Lee的母语并非普通话,所以我认为她的陈述也不一定对。
后来我来到大陆,询问了能想到的每个人。上海米氏餐厅经理马库斯·福特在中国从事多年葡萄酒采购、服务、销售工作,他也认为可能是发音的关系,但不确定。福特特别指出:“拉菲酒庄一直明智的利用品牌名声开拓中国市场,传奇波尔多在中国以‘小拉菲’命名,这真是一个天才的创意!不过,我个人觉得该系列产品定价过高。”
中国市场进口葡萄酒经销可谓三足鼎立,最大的经销商当属ASC,由丹·圣-皮埃尔父子联手经营。在一次慈善晚宴中,我正好坐在丹的身边,向其询问为什么他经营的波尔多一级酒庄产品(拉图、玛歌、奥比昂),没有竞争对手美夏公司的拉菲受欢迎。他耸耸肩,紧扣双手,承认自己也不得其解。丹可能是中国市场销售葡萄酒时间最长的西方人,他表示,1855年波尔多酒庄分级制对中国人影响很大,因为五个分级简单易懂,从历史上看,拉菲庄一直出现在一级酒庄名单之首。或许由于语言障碍,这里很少有人重视葡萄酒评分、评级。
我随后访问了上海美夏葡萄酒公司的美国总裁伊恩·福特,这位幸运的进口商每年进口几百箱拉菲庄葡萄酒。当问及成功经验,伊恩说道:“我也不知道,显然拉菲并不是因为口味而受到中国人的喜爱。”
坦白的说,我喜欢拉菲的口感,这种喜爱肯定要胜于一般中国人,这种酒口味干涩,古朴、高雅,而又充满活力,对刚接触葡萄酒的人来说很难接受,搭配中餐(不论是酸、甜、苦、辣)也不佳。在中国,拉菲酒多是百万富翁阶层享受的产品。
伊恩接着说:“1992年拉菲总裁克利斯托弗·塞林首次访问中国,拉菲这个词音译成中文后琅琅上口,因此在中国市场备受注。木桐酒庄Baron Eric de Rothschild之子现在正学习汉语,还建立了一个不错的中文网站。”可以说要开发新市场,抢占龙头地位,需要有个简易的名字,网站也不可或缺。
注:Robinson是第一位葡萄酒行业之外获得“葡萄酒大师”(Master of Wine)称号的人,在葡萄酒界可谓与罗伯特·帕克齐名的女性品酒人。
点击注册酒圈网会员,注册会员即送酒圈网红包,可抵价等值现金,不限产品,全场通用!需要了解更多的葡萄酒相关产品信息,可以查阅酒圈网相关产品频道,在首页左侧的下拉菜单中,有各国各个产区数千个酒庄的产品。需要了解更多葡萄酒知识及酒类资讯请查阅酒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