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的周末,第五次来到了位于河北怀来的中法葡萄种植与酿酒示范农场。汽车在农场门前转弯的瞬间,灰色的砖墙,火红的灯笼,苍劲的大字―“中法庄园”,新建大门那现代与传统结合的色彩与风格,冲击着我的视觉和感受。虽然,已来过四次,但每次农场都会给我新的惊喜,让人感到她的发展。
进入农场,平坦的主路两边是修葺得整齐漂亮的苗圃。欧式风格、中国色彩的路灯列立路边,为碧绿的葡萄园凭添了一道和谐亮丽的风景。来到农场的中心,城堡式主体建筑高高耸立,里面是品酒室。一道桥梁式的石阶从城堡中部延伸而下,直至园中的喷水池。池周环绕着起伏的绿地。主体建筑的一侧是完工不久的专家楼、办公楼、宿舍楼和培训楼。另一侧是前期建成的酿酒车间和酒窖。
眼前的一切和自己两年前第一次到访农场时的情景大不相同了。当年,除了已具规模的规整葡萄园和刚刚落成的酿酒车间,其它建筑或在建设中或还没有动工。道路、园林更是没有模样。唯有那透着贵族气质的葡萄园是当年农场的经典标志。如果说当年的农场是内藏锦秀。那么现在,呈现在我眼前的农场堪称秀外慧中。葡萄园依然葱郁大气,多的是几分成熟茁壮。中西合璧的点点滴滴渗透在方方面面已日臻完善的农场里。
此行的主要任务是采访农场的总经理董继先。老董公务繁忙,在他到农场之前,农场总酿酒师,也已成为好友的德美陪着大家到葡萄园和各处转了转。每次来农场的时节都不相同,此时正是葡萄作果的时候。德美特地带我来到种着Petit Mansseng(小芒森)的园子里。因为这个法国的小品种在这里表现得非常好。去年用她酿出的天然甜白葡萄酒很是出彩。香气和口感浓郁、复合、纯净。自然形成的高糖度使其有条件被酿成甜白酒,而留存的活跃清爽的高酸度,又让其自身平衡完美。有心无意诞生的她征服了很多品酒的或是平时不太喝酒的人,也包括我。今年的小芒森作果依然很好,果粒大小和疏密都很匀称均匀。看着那健康可人的果穗,希望她今年有更优秀的表现。走在地里,感觉土有点干,德美说这几天比较旱,不过可以再等一等,如果再不下雨就要考虑人工灌水了。
当年,中法农场引种了酿造葡萄品种16个,涉及22个品系,7个砧木。随着几年的种植、培养和观察,每个品种在本地适应性的表现已初显端倪。在园子里,德美历数着某某品种,生长期过长,太晚熟,不适合本地区的气候特点;某某品种的抗病性不好,某某品种在这里表现的没有个性和特色。。。能够有条件,并如此一板一眼、踏踏实实地做品种适应性试验的,在国内是绝无仅有的。而其对我国酿酒葡萄种植的研究,最终提高葡萄酒品质的意义是重大和深远的。
在葡萄园里闲聊间,结束完公务的老董赶到了农场。寒暄几句过后,老董很快就跟我聊起了中法农场,谈起他这几个月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农场当前面临的市场化运作和以后的生存发展。字里行间透着他对农场的倾心与投入。在他的办公室里,我们从农场的发展到老董的经历,从具体的故事到为人处世的道理,轻松愉快地聊了近两个小时。通过聊天,不仅让我对这个政府合作项目的发展和要求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也对老董思考规划农场的定位与方向有了更透彻的理解。同时,老董言谈中透出的才气、魄力、谦逊、人生哲理,以及做事做人的态度和境界深深地感染了我。
农场第一阶段已经结束。作为中法政府的合作项目,两国政府依然很关注这个项目,去年签署了合作议定书第二期。第二阶段到08年年底结束。本阶段有两个重点,一是保证这个项目的市场化运营。二是强化培训功能,即强调示范作用。
第二阶段从工作重点到落实细节都与第一阶段有显著的不同。原来更多是按照两国农业部的合作思路、工作进程和具体要求进行落实工作。把握中法合作主线,按部就班、扎扎实实地在技术上、生产上加以落实,更多处于干活层面。但是,进入第二阶段,从政府得到的只是宏观目标和总体要求,不再有具体操作的方案和指导。不再有人告诉你做成什么样子和怎么做,要靠自己独立生存下去。另外,作为本阶段重点――走向市场的环节,将面临更错综复杂的因素,产品品质、生产技术、营销手段、资本运作、市场环境等等。不像原来筹建葡萄园和酒庄那么单纯,问题多集中在技术层面,相对好把握、控制和解决。
然而,这一步必须走。再艰难,再不可预测,也要坚定地走下去。这是项目本身的要求。作为农业友好合作项目,具有强烈的政府特色,她的成功也标志着两国农业合作的成效。而怎么算是成功?正宗法国葡萄酒的概念、基因、技术、工艺、模式和文化,建成有模有样的葡萄园,酿出品质出众的葡萄酒,这算是成功,目前也基本做到了。但仅是第一步,基础的一步。如何结合中国市场发挥、展示出来,最终经受住中国市场的检验,得到中国消费者的认可,包括葡萄酒品质和酒庄模式,是进一步的成功,更高层次的。
做好市场化运营,也是让中法农场独立生存发展下去的重要环节。只有农场独立生存、持续发展了,才能持久地发挥她固有且必有的技术、文化的培训、传播、普及和辐射职能。如此,也才能切实地达到法国政府做这个项目的最终目的,弘扬法兰西葡萄酒文化,在中国产生影响。同时,也让中国葡萄酒行业从中学习借鉴到促进产业发展的它山精粹。
如何走向市场,成了中法农场当前必须面对的实践课题。农场需要紧扣项目的文化特点,结合区位优势,紧靠长城、近邻北京,同时结合葡萄酒自身的高品质,通过俱乐部会员制,旅游切入,选好经销商等多种手段,综合运作。对于资金问题,因为中法农场不像国内其它酒庄,没有大企业或财团的依托,还需要筹划一个综合葡萄、葡萄酒、市场、文化以及旅游等要素的投资指导。将来,中法农场的一部分酒还可能买到法国去。这个项目在法国有一定的影响力。目前,农场已跟法国吉赛福酒业取得联系,对方非常有兴趣把一部分中法的酒拿到法国去买。如果实现,可更加突出中法葡萄酒文化的交流。所有的一切均在酝酿和构思中,老董为此已琢磨一个多月,但还未落笔。让人期待这“研墨如病夫,挥笔如英雄”的大制作。
记得第一次来农场,曾感怀农场在培育葡萄、精酿葡萄酒方面纯粹美好的环境,并有文字记述当时的“美好葡园,纯真年代”。随后,自己常困惑这种美好和纯真能保持多长时间。既忧虑中法保持本色且长久发展的依托,又担心早晚面临的生存压力会扼杀部分纯真和美好。这次走访,消除了我一直以来的困惑,给了我新的前景和畅想。虽然单纯的纯真不再,但美好依然。
如同人的成长,孩子诞生了,就无法回避成长。虽然成长中有难料的艰辛和困苦,但不可能永远生活在孩童无忧无虑的纯真中。也只有成长,不可避免地经历挫折、失意、伤痛,才能成熟、丰富、完美,才能成为更有意义更精彩的个体,在过程中实现更丰盈的价值。又如一瓶好酒,葡萄的采收和酿造,仅仅是她的诞生。生涩懵懂的她,必须经历醇熟的过程,经历乳酸发酵、搅桶、换桶、澄清、过滤等等环节,是与否的选择和控制;经受过氧化、还原异味、细菌侵染、变质等风险,完成自我升华和完美的过程。在酿酒师大智慧地调教下,成长为风姿卓越、内韵醇厚的大家之作。
傍晚时分,大家聚在一起,在农场露天烧烤。用的是头年的葡萄藤,品的是头年的葡萄酒,吃的是已融入这片土地气息的美食。欢快的喷泉、闪耀的彩灯、茂密的葡园、个性的建筑,置身其中,感受的是辛劳付出的收获,是完美庄园的惬意和浪漫。夜深的时候,意犹未尽的几个朋友,又在院子里点起了篝火,炙热的火焰驱散了一阵雷雨后的几丝寒意。喝酒、聊天,曾经的艰辛,鲜为人知的困苦,抑郁心中的一抹惆怅,还有对此表现出的超然心境和豁达状态,皆融入这醉人的酒香、这凝固的寂静、这如墨的夜色。让人体味身处世外桃源,心灵到精神的。
夜里,时急时缓的仲夏雨,整整下了一夜。躺在床上,听着窗外连绵的雨声,想着园子雨露中的葡萄树,尽享那浸润的快乐,暂时忘却成长的艰辛,一起进入甜美的梦乡。快乐坚强地面对未来的成长。农场的夜,静谧、安然。
点击注册酒圈网会员,注册会员即送酒圈网红包,可抵价等值现金,不限产品,全场通用!需要了解更多的葡萄酒相关产品信息,可以查阅酒圈网相关产品频道,在首页左侧的下拉菜单中,有各国各个产区数千个酒庄的产品。需要了解更多葡萄酒知识及酒类资讯请查阅酒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