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布亚村的春天
“过了诺鲁孜节,新树萌新枝……”如一首民歌里唱的,诺鲁孜节是维吾尔族的“迎春节”,这一天也是农历春分,白天和夜晚的时间一样长。代表病灾的白羊星升起,象征吉祥的双鱼星降临。可是,维吾尔族群众将小麦、大米、绿豆、高粱、荞麦等放在一起熬煮而成的诺鲁孜饭,还没有吃上几口,就“黏”的人心里慌慌地,还没有放下饭碗,沙尘暴就铺天盖地地笼罩了这个世界,不但把龟兹大地,就连新疆、北京也卷进了黄色的混沌之中,过了个把月,也没有见到春的动静,反而让沙尘暴把人闹的一点也不安生。
然而,春天还是要来的:渭干河的水流着欢畅的乐韵,用温情舔嗜着大地;桃花、杏花演绎着粉红或者雪白的诗句,把龟兹大地带入了一个缤纷的世界。
4月17日,库车的天气摆脱了令人懊恼的沙尘,快速窜升到17摄氏度,街上到处洋溢着春意,树木开始吐出新绿。阳光明媚,人们已脱去冬装,换上了适宜的春装,有个别性急的,干脆穿了两个短袖,吹起了口哨,而那些永远是目光焦点的女孩子们,也换上了雅致的低领衫,在大街上招摇起来。
牙哈镇的玉仙木·铁木尔和丈夫收拾好院子里的葡萄架,用叉子翻开葡萄池里有点发热的烂树叶子,把一根根葡萄藤提起来,递给站在架子上的丈夫。
牙哈镇位于库车20公里,是库车众多古老乡镇中的一个,这里也有着石窟群,只不过不象克孜尔石窟和库木吐拉石窟那么知名罢了。
牙哈镇阿克布亚村葡萄协会成立于2003年3月,目前全镇有葡萄专业户238户,种植面积2300亩。该镇以前种植的葡萄一直都是小而圆的土葡萄,2001年以后,牙哈镇引进木纳格葡萄,比土葡萄颗粒大而且产量高。几年来,阿克布亚村葡萄协会的葡萄种植户不断将引进的木纳格葡萄进行改良,改良之后的葡萄有红、白两种颜色,口感纯正,亩产可达2吨至3吨。
以前每公斤1.2元的葡萄,今年却卖到了2.5元。库车牙哈镇的农民切身感受到了葡萄商标给他们带来的实惠。葡萄种植大户艾尼·库尔班去年他种了4亩葡萄,收入2万多元。每年七八月葡萄采摘季节,附近各村总为葡萄的销路犯愁,而阿克布亚村的葡萄则畅销无阻,根本不用四处去推销,每年就有不少广州、四川的客商来这里签订单。
为了保护农民自己培育出来的上好葡萄,让全村农民科学致富,2004年8月,库车县牙哈镇协助阿克布亚村葡萄协会注册了“库车阿克沙依瓦葡萄”商标,这在库车县林果业领域尚属首次。
阿克布亚村的葡萄产量现今已超过1000吨,收入达100万,与未注册商标前相比,平均一亩地增收500元至600元。
艾尼家有8亩葡萄园,在村里起“示范园”的作用。他去过广州、成都、北京、和郑州、吐鲁番等地,学习过葡萄栽培、管理的新经验,在村里是数一数二的富户,他指着新盖的大房子说:“这里是我的家,葡萄园是我的另一个家,几天不去葡萄园劳动,我会生病的,特别是在10月份,看着一咕噜一咕噜的葡萄,我会把它们当成一咕噜一咕噜的金子。”
村里的葡萄园十分安静,葡萄藤都埋在地下,现在它们又从土里冒出来,顺着葡萄架绽发新芽,但新芽刚冒出了一点点黄色,给人些许新奇和惊喜。有人将发酵过的羊粪和牛粪堆在路边,为的是给开墩后的葡萄施肥,补充营养。几位老人在修理葡萄架,取下旧铁丝,换上新的。
一座葡萄园里,4位维吾尔族小伙子在忙碌着。开墩后的葡萄藤缠绕在一起,像虚弱的蟒蛇静静卧在堑沟里。小伙子们把它们从泥里挖出来,然后齐心协力,将这些“巨蟒”高高抛起,搭到葡萄架上。开墩、上架、摆蔓是一项重体力活,讲究配合,一般由青壮年来做。小伙子们告诉我,他们从早晨8点点干到晚上10点,一天能上架3亩地。
春天给人们带来着憧憬,带来着希望,它点燃了阿克布亚村对葡萄的梦想,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文明的流淌
葡萄在新疆已经有两千余年栽培历史,新疆素有“葡萄故乡”的美誉,而龟兹作为古丝绸之路上一颗最耀眼的明珠,说她是中国的葡萄之母,一点也不为过。
最早栽培葡萄的是7000年前的南高加索地区。后来,葡萄栽培和酿酒技术从亚美尼亚传到地中海东岸的新月地带和古埃及。5000年前埃及法老们的墓室壁画上,已出现葡萄采摘、酿酒、装船外运的情景。葡萄、葡萄酒,还有从尼罗河畔芦苇荡里打来的野鸭,成为埃及上流社会宴席上的珍馐佳肴。
《圣经》中提及葡萄酒多达500余次,它是“基督之血”的象征。大洪水时代的先祖挪亚种过葡萄,并酿造了也许是人类的第一杯葡萄酒。弥尔顿在《失乐园》中说,伊甸园里生长着一种酒葡萄,它的果实可以醉人。所罗门的《雅歌》反复吟咏葡萄:“愿你的双乳,好像葡萄累累下垂。”“我们早晨起来往葡萄园去,看看葡萄发芽开花没有,石榴放蕊没有,我在那里把我的爱情给你。”
波斯人称葡萄为“生命饮料之树”、“月亮的圣树”。在波斯王宫中,司酒是一个很体面很重要的职务,享受大臣待遇。希罗多德说,波斯人习惯于在陶醉状态中讨论重大事情,认为喝醉酒通过的决定要比清醒时做出的更加可靠。在促进波斯诗歌、音乐、舞蹈的繁荣方面,葡萄酒的确发挥了很大作用。鲁达基、欧玛尔·海亚姆等人的诗歌中,葡萄酒和美人是最常出现的意象,在酒杯的辉映中,情人面颊上的红晕是一个仙境。
葡萄、石榴、无花果并称为“丝路三大名果”,它们是西方通过丝绸之路向东方输出的三种最著名的水果。无疑,也是三种绿色文化。
龟兹,也许就是在这个时候引入葡萄种植的。
东汉张骞到西域时,发现大宛俨然已是中亚葡萄种植中心。“宛左右以蒲萄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积数岁不败。俗嗜酒,马嗜苜蓿。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萄肥饶地。”
而大宛和龟兹,始终保持着物质和文化上的交流。
去年,新和县龟兹历史文物保护项目组在距县城50余公里处的索克库勒吐尔(维吾尔语意“咸水湖”)烽燧约500米处,发现了200余亩唐代葡萄园遗址。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平介绍,这是国内已发现的迄今为止保存最完整的种植遗迹。
院内有20余株枯死的古葡萄藤,最引人注目的一株葡萄,3条藤弯弯曲曲长约3米,形状完好。古庭院向东又发现大片古葡萄园,葡萄藤上部因年代久远已不存在,藤秆从沙丘中露出地面,高的约60公分,矮的也有30公分。经专家鉴定,这个葡萄园距今已有近1500年历史,它的面世为研究西域文化提供了新的物证。
公元384年,北凉将军吕光征龟兹,他报告说,这里有许多葡萄园,葡萄酒总是被大桶大桶地享用,人们在酒窖里日夜酩酊大醉,连守城的士兵也不例外。“胡人奢侈,厚于养身。”以吐火罗人为主的龟兹居民在信仰佛教的同时也不忘纵情享乐。西晋张华所著《博物志》上说:“西域有葡萄酒,积年不败。彼俗传云,可至十年。欲饮之,醉弥日乃解。”在伊斯兰教传入之前,西域民族嗜酒如命,收录在《突厥语大词典》中的民歌证实了这种豪饮:“让我们吆喝着各饮三十杯。让我们欢乐蹦跳,让我们如狮子一样吼叫,忧愁散去,让我们尽情欢笑。”
就这样,世界的种植文明,通过葡萄一嘟噜一嘟噜地传入了西域,再由西域这个文明的中转站传入了中原。
皮孜补---龟兹人的穆塞莱斯
目前,全世界葡萄酒的年产量是3000万吨,能装满两个半西湖。新疆葡萄酒也拥有新天、西域、楼兰等知名品牌。然而在新疆葡萄酒中,最神秘也让人最感兴趣的却是一种民间葡萄酒——穆塞莱斯。
“男人的加油站,女人的美容院”让阿瓦提的穆塞莱斯名震新疆。穆塞莱斯是西域最古老的葡萄酒。唐人诗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瑟琶马上催”中的“葡萄美酒”指的就是穆塞莱斯,高昌王朝向唐朝廷进贡的“西域琼浆”也是穆塞莱斯。
在龟兹大地上,似乎到处可以挖出能装下好几个人的大陶缸,库车伊西哈拉镇就是出土这种陶缸的地方,现在这些陶缸还存放在库车博物馆里;而新和也挖出了不少这样的陶缸,在沙雅英买力镇,去年也发现了许多,不过,沙雅人更为明智的,是又将陶缸埋了回去,让它们继续在土地的胸膛里品味来自母亲的气息。
这些陶缸是做什么用的呢?有的学者说是装水用的,因为沙漠边缘对水的渴求是重要的。可是,有的学者却考证出了这些陶缸的真实目的---原来它们是装酒用的。
这里的酒,自然是葡萄酒
但穆塞莱斯与葡萄酒有所区别,确切地说它是介乎葡萄酒和葡萄汁之间的一种纯天然含酒精的饮品。与现代工艺酿造的葡萄酒不同,穆塞莱斯的颜色有些混浊、暗淡,有点混沌初开的样子,好像是沙漠里的牧羊女的脸色,散发着一种暗红的健康的颜色,一种浓浓的甜甜地香味。
维吾尔人在酿造穆塞莱斯时喜欢添加一些别的东西。加入鸽子血,还有枸杞、红花、肉苁蓉等药材,是最常见的。和田人喜欢在穆塞莱斯中加入玫瑰花,使其更加芬芳醉人。阿瓦提县的人则把整只烤全羊放入其中,待羊肉完全融化于酒中,捞起羊骨架,穆塞莱斯就酿成了。这种穆塞莱斯营养很好,也最为混浊,有人干脆把它叫做“肉酒”。
可是,库车人却说,穆塞莱斯的祖先是库车的皮孜补。
在皮孜补里,什么都可以加,库车的药桑椹实属“新疆一绝”,盛产的木纳格葡萄被誉为“希望之星”,遍布城乡的小白杏又奉为新疆的“水果之冠”。库车县成为全国的白杏之乡。有年产量1500吨的白酒厂和3000吨的葡萄酒厂,年产1200吨的果汁饮料厂,250吨的果制品厂,他们将杏子、桑葚、鸽子、雪鸡、鹿茸、鹿血等都加到了葡萄酒里。
“在新疆,你问问哪个穆塞莱斯不是到春天就开始发酸了,除非是加了现代的东西,可是,你看看我们的皮孜补,拿个普通的瓶子一装,哪一瓶不能放一年?我们什么都给他们传授了,可是就这个不传授给他们,他们就没有招数了。”一位皮孜补的生产者自豪地指着用葡萄糖水瓶子装的皮孜补说。
坐在库车王府的葡萄架下,置身于各种果树的花香之中,品尝着质朴、天然、醇厚的皮孜补,观赏着古老的龟兹乐舞,使人产生了回归自然和乡野的感觉,时光隧道似乎在倒流,竟然忘却了自己不是李白和白居易等大诗人,肚子里那点可怜的才学居然膨胀了起来,歪巴巴地吟诵起一些所谓的诗歌来。
更加膨胀的,是满腹的豪情,直到这时,记者才体会到李白斗酒诗百篇的情趣,也体会到了古代龟兹为什么能容纳一切的宽阔胸襟。
葡萄:龟兹的另一个名片
现在,库车的葡萄种植到了两万亩,不但供应本地的市场,还供应乌鲁木齐的市场;而沙雅则围绕着217国道和石油基地,打起了葡萄长廊的招牌。拜城的一个乡,独一无二地在阿克苏地区开办了葡萄节,这恐怕是南疆第一个为葡萄开办的节日吧。
“咱们这里热量资源丰富,积温3500℃左右;日照时间长,每年3000小时;昼夜温差大在15~25℃之间;降水量少,只有200毫米左右,这些优越的气候特点,造就了含糖量高、含酸量适中、色素和香味物质发育充分、成熟良好、病虫害轻上午优质葡萄。”长期致力于葡萄种植研究的库车园艺专家艾尼瓦尔·司迪克说。
“葡萄就像一个人一样,是有生命,有性格,有脾气的。你对它好,它也对你好;你把好心给它,它就把好报给你。葡萄有童年期,有青壮年期。六岁前是小娃娃,六岁后进入盛果期,五十岁后步入衰老期。葡萄树也会老的,会生病,会精神不振,所以我们要精心对待它,要施肥、浇灌、修剪,经常为它更新。冬天,葡萄埋在地下休息了,就像一个人劳动了一年,需要养精蓄锐一样……” 目前,龟兹地区的葡萄有100多个葡萄品种,有的品种是库车地区特有的。近年,他们又从美国等国引进了红提等葡萄新品种。
“随着资源的开发,古老的龟兹地区必将焕发出新的魅力,而葡萄这个这个品种,其实就是我们的一张绿色名片。”库车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国领说出了龟兹地区的一种心声。
点击注册酒圈网会员,注册会员即送酒圈网红包,可抵价等值现金,不限产品,全场通用!需要了解更多的葡萄酒相关产品信息,可以查阅酒圈网相关产品频道,在首页左侧的下拉菜单中,有各国各个产区数千个酒庄的产品。需要了解更多葡萄酒知识及酒类资讯请查阅酒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