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四川省南溪县力争用三至五年时间,打造浓香型白酒生产基地的同时,贵州也在推动董香型白酒品牌的建设,而此前,全国最大的芝麻香型白酒基地已在内蒙古投资兴建。以“浓、清、酱”三大基本香型为主的中国白酒,在产品、工艺、风格、口感等方面已开始与时俱进。
记者近日了解到,贵州《董香型白酒》地方标准已正式发布实施。专家表示,该标准的制定填补了董香型白酒标准的空白,对发扬董香型白酒的独特工艺、酒质特色,推动董酒品牌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另外,记者近日从四川省南溪县有关部门获悉,该县积极扶持酒类企业发展壮大,力争用三至五年时间,打造浓香型白酒生产基地。我国白酒香型分流的话题越来越热,一部分业内人士认为,这是白酒行业迈向现代化、国际化的积极表现,但也有一部分人士认为,不能忽视香型分流过于庞杂所带来的隐患。
“香型割据”不能逆转融合大势
近几年来,许多地方都借香型分馏大兴白酒基地的建设,除上述贵州、四川等地外,去年10月,奥淳酒业在内蒙古商都县投资1700万元建设全国最大的芝麻香型白酒基地。据了解,该项目建成后,可年产优质芝麻香型白酒3000吨。更早些时候,杏花村也在四川设立了浓香型白酒基地。全国各地,举目皆是“香气袭人”的白酒基地。
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沈才洪认为,“一香为主,多香并举”,是未来大中型名白酒企业创新的主攻方向。他告诉记者,虽然从市场影响力和生产规模来看,中国白酒业仍然活跃于“浓、清、酱”三大基本香型,但在产品、工艺、风格、口感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与时俱进:作为浓香酒代表的泸州老窖收购了酱香型名酒企业——湖南武陵酒业;作为酱香酒代表的茅台集团和作为清香酒代表的汾酒集团,都纷纷开发了浓香型白酒产品或兼香白酒产品;甚至有的大型浓香白酒企业也不惜投入巨资,扩建酱香型酿酒基地。
沈才洪认为,研究中国白酒香型的融合,有助于推动中国白酒新一轮的发展。但必须清晰地认识到,新的酒种并不是发展或者创立新的香型,而应该着力于产品的品牌和市场。浓香型白酒近年来口味正在向着绵软、绵柔和淡雅方面发展,这就是企业经营逐渐着力于消费者、着力于市场和着力于品牌的结果。
“小香型”突围
综观白酒业不难发现,如芝麻香型白酒基地的兴建,说明小香型白酒正逐渐从主流香型中突围,其代表品牌有董酒、景芝神酿、四特酒等。随着消费多元化潮流的发展,求新求异的消费心理,将给无明显市场范围的小香型白酒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小香型是一个综合了药香、芝麻香、特香、豉香、老白干香等多个香型元素的综合性概念。业内人士预测,随着消费多元化趋势的发展,将会有更多的企业加入到小香型白酒市场的争夺,从而开发出更多的小香型白酒品牌。
小香型白酒以独特的酿造环境和酿造工艺出现,形成自身的环境和工艺区隔。据预测,小香型白酒完全可以在高端白酒市场有所作为,并能打破现在浓香、酱香一统高端白酒市场的局面。
喝“香型”还是喝“品牌”?
曾有一位消费者这样告诉记者:工艺也好,香型也罢,是专家们研究的事情,普通百姓只晓得喝好酒、喝名酒。消费者喝的是口感和品牌,至于是什么香型,并不重要。
长期以来,白酒的优劣都是由专家品鉴而定,专家忙得不亦乐乎,白酒香型也随“品鉴”日益增多。全国各地纷纷兴建白酒基地也不足为奇。
酒行业资深观察家李言冰表示,虽然白酒香型的创立是科学进步的自然产物,对于白酒的品质提高和品种丰富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香型探讨其实仅仅只是停留在学术和技术的层面上,与品牌的市场表现关联不大。从现实的角度分析,香型不是普通消费者进行产品选择的主要参考,也不是企业应对激烈市场竞争的救命稻草,而口感的优劣、品牌的知名度,才是市场经济环境下赢得消费者青睐的核心焦点。
李言冰认为,随着社会物质财富和意识形态的巨变,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日趋理性,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白酒品牌和口味的要求渐成主流,由喜欢某一香型到忠实某一品牌的转变,必然成为中国白酒市场的新趋势。
点击注册酒圈网会员,注册会员即送酒圈网红包,可抵价等值现金,不限产品,全场通用!需要了解更多的葡萄酒相关产品信息,可以查阅酒圈网相关产品频道,在首页左侧的下拉菜单中,有各国各个产区数千个酒庄的产品。需要了解更多葡萄酒知识及酒类资讯请查阅酒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