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倡导葡萄酒的差异化是很有必要的。可以这样说,差异化是中国葡萄酒寻找自我的一个积极举措,一贯的“鸵鸟政策”将不会给我们任何帮助。差异化,也将是中国葡萄酒企业正视自身“软肋”的艰难过程,它要求企业尽快把诸如葡萄酒文化培育与普及、酿酒葡萄种植基地管理、酿酒师个性等等“短板”补齐。差异化,还会将葡萄酒的“中国个性”宣讲得淋漓尽致,跟京剧、唐装等一样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走向世界。
3 中国葡萄酒行业差异化策略研究
既然差异化成为了中国葡萄酒行业长久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那么总应该遵循一定的方法才行。笔者尝试从以下5个方面来对此作出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3.1 行业品牌
中国葡萄酒行业内的企业要同时在市场上取得进步和发展,首先需要的是整个行业在社会公众心目中具有良好的行业品牌形象。而先前行业出现的不少所谓“丑闻”,究其原因,正是国内葡萄酒企业集体模仿国外行业或者国内企业之间跟风成灾的突出表现。唯有差异化中国葡萄酒的行业品牌才能实现真正的发展,才能在行业领军品牌的带领下,突破国际市场,进行中国葡萄酒的国际化发展,才能“走出去”。
3.2 产区品牌
葡萄酒行业品牌的差异化,离不开酿酒葡萄种植基地本身的差异化。行业像大树,产区像枝干。我们经常说行业有十大产区,但是在消费者心目中并没有形成旗帜鲜明的产区特色。与其他行业相比,可能是由于葡萄酒行业竞争强度不够或者程度不深,产区规划和管理还没有到“不得不变”的时候。但是,产区的差异化,必将是行业存在和壮大的必由之路。何时何地,就看产区管理机构和区内企业的长久发展观念的树立和执行了。
3.3 企业品牌
如果说,行业品牌和产区品牌多少带点“公益”色彩的话,那么企业品牌,也就是我们普通意义上的商业品牌了。其实,卓越的品牌正是由于其确立了独特的价值观念,进而将之与消费者进行“无缝”沟通。中国葡萄酒行业内的诸多品牌,很多都缺乏品牌精神,而往往退缩为知名度较广的名牌产品,而不能为品牌和消费者理想之间搭建良好的桥梁。品牌是产品品质的一种背书,其实是品牌最起码也是最初级的属性。如果真正能够为消费者带来情绪、精神层面的升华,就需要品牌差异化的独特属性,国内葡萄酒企业在这方面,也可谓还有太多工作需要做。
3.4 企业家品牌
在商业社会里,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家从本企业走出来,成为行业明星、商业明星甚至“娱乐”明星,面向业内、商业圈或者大众,宣讲企业价值观念、品牌成长故事甚至成长经历,这些企业家就像是一个商业社会中的品牌一样,总是能够吸引众多的“观众”来聆听他们的故事讲述。无论面向什么样的受众,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在企业家的身上,都深深打着企业品牌的烙印。这一切,所反映的是企业和企业家开放活跃的价值观念,是对企业品牌的又一次“人格”提升。中国葡萄酒行业不是没有,而是无论在数量上还是曝光频次上,都太少了。因此,我们也期盼更多企业家品牌在行业内外的涌现。
3.5 酿酒师品牌
酿酒师也可以说是一款葡萄酒产品的灵魂了。因为,在原料和工艺既定条件下,如何成就一款好的葡萄酒产品,还是要靠酿酒师将品牌惯有风格和自身特色融合起来。酿酒部门虽然是为销售部门来服务的,但是并不等于技术成为市场的附庸。因此,要让酿酒师成为具有品牌感召力的另一把利器,来吸引市场上的消费者。酿酒师不光在业内具有市场价值,还要在消费市场具有一定的感染力。让酿酒师成为品牌,可能看上去这是一个“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提法,但更有可能是葡萄酒消费市场充分成熟的必然要求。早作准备,毕竟也没有坏处。
总之,中国葡萄酒行业的差异化,实现的是一系列品牌的差异化。只有这一品牌组合的差异化突围,达到共赢,才能为行业和企业带来真正意义上的差异化。当然,中国葡萄酒在差异化之路上还存在诸多挑战,如何平衡差异化的长期战略性与行业急速增长过程中的“非规范性”竞争?如何将酿酒葡萄种植基地的良性发展稳步纳入差异化战略执行的过程中来?如何形成整个葡萄酒行业的“中国个性”来应对国外葡萄酒企业的正面竞争?这都是整个葡萄酒行业应该共同思考的问题。
4 结束语
中国葡萄酒行业作为一个方兴未艾的产业,需要走的路还很长。在这个漫长的过程,要想成为自己、成就自己,差异化是一条艰苦而有效的途径。多数葡萄酒企业的差异化,将带来酿酒品种、产区、品牌的差异化,而众多葡萄酒品牌的差异化,将会促成整个中国葡萄酒产业的差异化。只有这样,消费者和葡萄酒企业才能从中共同获益,也为行业的纵深增长奠定稳固的基石。
点击注册酒圈网会员,注册会员即送酒圈网红包,可抵价等值现金,不限产品,全场通用!需要了解更多的葡萄酒相关产品信息,可以查阅酒圈网相关产品频道,在首页左侧的下拉菜单中,有各国各个产区数千个酒庄的产品。需要了解更多葡萄酒知识及酒类资讯请查阅酒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