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葡萄酒走私已得到遏制,春节期间也没发现走私的情况,上海的葡萄酒市场已基本趋于规范了。”电话那端,上海海关有关负责人给了记者一个肯定的答复。
2008年下半年,一场葡萄酒打私风暴在全国海关17个关区展开,其间查获此类案件29起,案值1.7亿元,涉税额4678万元,而最先揭开葡萄酒走私“冰山一角”的便是上海海关。
葡萄酒进口骤增曝走私隐情
“葡萄美酒夜光杯”,国人对于葡萄酒的钟情古已有之。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习惯的养成,加之进口关税的大幅下降,让我国的葡萄酒进口迅猛增长。2001年到2008年,上海口岸瓶装葡萄酒进口额增长了50多倍,年均增幅超过80%,被称为“全国葡萄酒最大进口口岸”。
进口葡萄酒消费的异军突起,引起了上海海关的关注。在对上海口岸进口葡萄酒的跟踪监控中,海关关员察觉到进口葡萄酒价格很可能藏有“猫腻”。
“当时,我们对上海口岸进口葡萄酒价格作了全面排查。”上海海关价格信息处工作人员介绍说,“通过对国内外同类酒品市场价格的比对分析发现,上海口岸葡萄酒进口申报价格普遍偏低,存在较大走私风险。”这一线索很快被移交到了海关缉私部门。
随后,一场打击葡萄酒走私专项行动正式拉开序幕。
2008年3月6日,5个小组的缉私警按照既定行动方案,兵分几路各自扑向目标。
“到了A公司,接待人员闪烁其辞,一会说负责人不在,一会儿又说过会儿就回来。”第一行动小组负责人马勇明回忆当天的情景说,“这类案子的取证难度很大,如果在我们缉私警察和他们周旋时,另外一边有人偷按几下鼠标,一部分证据就有可能被销毁。”
“必须当机立断,迅速控制住场面,锁定关键人物,将做‘小动作’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同时还要兵贵神速。”马勇明的语速明显变快。
随后,办案人员将嫌疑人带回局里连夜审查,直奔北京多方取证……数个不眠之夜,几经周折,马勇明和他的同事们最终从A公司的仓库里抢回了该案的关键书证———满满十几箱的报关单据和原始发票。
面对如山铁证,走私嫌疑人终于开口交代:为了实现走私牟利的目的,他们通过境外成立的公司对葡萄酒商提供的原始单据进行“洗单”,以低报价格的手法走私进口葡萄酒,一年之内偷逃税款就达239.5万。
与此同时,其他几个小组也捷报频传。短短一周内,专案组共查获进口葡萄酒走私案6起,案值2650万元,涉及税款590万元。
花样多变的葡萄酒走私
“在查获的6起案件中,葡萄酒进口价格低报幅度之大触目惊心,走私分子向海关申报的价格要比实际价格低50%到70%。而走私手法也是五花八门,有‘洗单’的,有伪造发票的,还有境内外串通勾结进行‘假贸易’的。”上海海关缉私局副局长孙永伟介绍说。
某公司申报进口一批Ch.Lafite葡萄酒(1982年份,750ml),申报单价为562美元/kg;而其他企业同期进口的相同品名、年份、容量的葡萄酒,申报单价达2444欧元/kg,价格相差4倍多。在另一起案件中,某公司以单价30美元或50美元为基准,高于基准价格的以25%至35%的比例低报,低于基准价格的以40%至50%的比例低报,通过非法牟利,该公司在10年间从一家几个人的小企业,扩展为拥有一千多名员工的大型葡萄酒商。
为了牟取暴利,不法分子采用各种手段伪造有关单证,具有很强的欺骗性和隐蔽性。杭州某公司在收到外商提供的发票、原产地证明等相关单证后,直接将发票上的实际价格降低50%至70%,再按照调低后的价格制作报关单证,向海关报关,两年内偷逃税款80余万元。另一公司通过制作虚假发票,低报价格进口葡萄酒等酒类,偷逃税款47万余元。更有甚者,某企业为了实现走私牟利的目的,专门在香港成立公司,对外商提供的原始单据进行“洗单”,手法极为隐秘,一年之内偷逃税款达239.5万元。
据介绍,有的公司在境外地点设立机构,专门与境内公司进行交易,以“假贸易”的形式掩盖“真走私”的目的。有的公司由境内、境外人员共同组成,双方分工负责、里应外合、非法牟利。如上海某公司的中方法人代表伙同两名法国籍合伙人,以低报价格方式合谋走私进口葡萄酒,偷逃税款人民币84万元。
“这里面的差价,肥了走私者,损失的是国家财富。”上海海关负责人说。
低报酒价已成公开秘密
“低报价格少交关税,这是国内相当一部分葡萄酒进口商的盈利模式。”国内一位葡萄酒资深人士称,虽然正规葡萄酒进口商绝大多数从海关正规渠道进口,但是报低入货价格,以偷逃进口关税已经是行内公开的秘密。行业流通市场中,进口代理商、批发商和零售商等环节中的利润,很大一部分是从关税成本中挤压出来的。“而进口葡萄酒关税征缴对中国海关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进口葡萄酒种类繁多,而且价格波动性大,就像海鲜,一天一个价,再加上海关人员对外文翻译不熟悉,导致进口葡萄酒关税执法难度非常大。”
“走私分子瞒天过海的伎俩越来越‘高超’,原始发票单据使用的都是法、意、德等多种外语,中文译名又五花八门,这也让我们的监管变得异常困难。”孙永伟也验证了上述说法。
据了解,进口葡萄酒的成本在经过进口环节之后,将沿着类似于国产酒的分销渠道进入市场。进口瓶装酒的分销成本构成是:进口瓶装葡萄酒需缴纳进口关税14%、增值税17%和消费税10%。“一支2005年的进口拉菲(世界上最出名的葡萄酒),每支价格在1万元到1.2万元之间。低报50%的进口价,按41%的综合税收算,可以偷逃税收2000元至3000元。这对利润率只有不到10%的代理商和经销商而言,还没入门就已赚到非常丰厚的回报。”某大进口葡萄酒经销商透露说。
葡萄酒走私搅乱公平竞争
“行业性走私正在败坏中国的贸易和商业环境。”孙永伟说,以低报价格或伪报品名的形式偷逃关税的贸易商,藉此获得更高的利润,那些合法申报关税的贸易商在竞争中就处于不利的地位。
在上海缉私局洋山分局查处的一起以低报价格逃避关税的案件中,被查出的境外葡萄酒贸易商无奈地说,作为最早进入中国的葡萄酒贸易商之一,他们面临低报关税的同行的无情竞争。尤其是在高档进口葡萄酒这个领域里,低报价格逃避关税的现象十分严重。
“进口葡萄酒市场的垄断增加了我们识破价格瞒骗伎俩的难度。”孙永伟介绍说,上海口岸的进口葡萄酒市场集中度较高。据统计,2007年进口量居前的16家企业占据了口岸9成以上的葡萄酒进口额。较高程度的垄断为不法分子的走私行为提供了土壤,而“少数企业‘一统天下’的局面为不法分子的走私行为提供了一道天然‘屏障’。仅2005年至2007年,因涉嫌低报、瞒报价格而被上海海关补税的葡萄酒企业就达10家之多”。
进口葡萄酒消费是一个潜力巨大且快速增长的市场。为此,有业内人士指出,走私葡萄酒不仅会破坏正常的贸易秩序,打破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还会让起步较晚、技术相对落后的国内葡萄酒产业面临窘迫境地。
令人欣慰的是,经过打私专项行动,现在上海口岸的进口葡萄酒平均单价上升了19.4%,同时进口葡萄酒市场的垄断程度也有所降低,目前,进口量最大的前16家企业占口岸的比重已由2007年的91.8%降至71.5%。
点击注册酒圈网会员,注册会员即送酒圈网红包,可抵价等值现金,不限产品,全场通用!需要了解更多的葡萄酒相关产品信息,可以查阅酒圈网相关产品频道,在首页左侧的下拉菜单中,有各国各个产区数千个酒庄的产品。需要了解更多葡萄酒知识及酒类资讯请查阅酒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