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8月7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视察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时,品尝了李华牌葡萄酒。这酒记录着一个归国留学生12年奋斗的历程和人生轨迹,李华牌葡萄酒先后26次在国际评酒会上获金、银奖和国家名牌产品奖、省优部优奖。
出身农家的李华,大学毕业时考取了西北农学院(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系贺普超教授的硕士研究生。1982年7月,他赴法国波尔多第二大学葡萄酒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时过一年,他又取得了葡萄酒工程师、葡萄酒品尝员和管理工程师3个学位。第三年,他以优异成绩提前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
1985年4月,第四届国际葡萄遗传育种会议在维也纳召开。25岁的李华走上讲坛讲演了题为《欧洲种葡萄品种霜霉病感病性的鉴定———对几个杂交后代的分析》。10分钟的演讲获得了极大成功。
李华出名后,一些法国公司请他任职,波尔多葡萄研究所也希望能与他签订合同进行合作。然而,他更清楚国内葡萄酒事业正在酝酿着起飞,故乡的热土更需要他。
李华回到了杨凌,回到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心十足地干起来了。教学、科研、编写教材,为实验葡萄酒厂设计蓝图、制订方案、申请投资……忙得不亦乐乎!
作为国内第一个葡萄与葡萄酒学博士,李华扎根西北黄土高原的消息一传开,大小葡萄酒厂纷纷找上门。他随请随到,帮助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他利用假期到各主要葡萄产区考察,他既看到了像张裕、长城、青岛、北京等工艺设备较为先进的大型葡萄酒厂,更看到了众多的手工、半手工作坊式的中小型酒厂。掌握国内各类葡萄酒厂的实际情况后,他针对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开始潜心研究,广泛实验,并开始一步步实现自己的宏伟设想:一是“救命”,即对那些经营规模不大,生产不景气,效益不理想的厂家采取“救命”措施,把他们从濒临倒闭的边缘线上救活;二是“锦上添花”,针对那些经营规模大、产品销路不错的厂家,采取锦上添花的技术措施,扩大产品销路,争取打入国际市场;三是“创”建新厂,从一开始就注意新建厂的技术设备,工艺流程,力争最优化设计。
成功总是垂青于那些勤勉的人。经过无数次的探索和对比试验,改进和提高,葡萄酒发酵和抑制剂研究出来了,它使葡萄酒爆瓶(葡萄酒在瓶内发酵所致)问题迎刃而解;一项葡萄酒热装瓶技术改造,使河南兰考葡萄酒厂每年至少挽回20万元损失。
陕西省丹凤县盛产葡萄,葡萄酒生产已有80多年的历史。但由于设备、品种等诸多原因,1985年前后,丹凤葡萄酒厂面临产品质量难以突破,市场滞销等问题。当时尚在法国学习的李华得知情况后,便利用在法国学习的机会,主动承担了援助该厂任务,他开着汽车考察了大半个法国,从几十家葡萄种植园中精选出梅尔诺等15个酿酒葡萄良种。从起苗到检疫、消毒、包装等各个环节,他都亲自把关,使空运回国的十几万株葡萄在丹凤扎了根,成活率达99%。接着,他又作为特邀谈判代表,参加了丹凤葡萄酒厂与法方进行的引进先进酿酒设备的谈判。归国12年来,他先后承担并完成了国家、有关部委、陕西省下达的10多项科研课题。已完成的7项成果全部荣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仅他一人就在国内外有关刊物上发表科研文章130多篇。
1990年年底,李华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委联合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回国留学人员”的称号。1991年,他获得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任职资格。1994年,他联合全国13家葡萄酒企业创办起亚洲第一所也是全国唯一的一所股份制学院———西北农业大学葡萄学院,并担任院长。杨凌示范区成立后,他创办了杨凌李华葡萄酒有限责任公司。如今,李华牌葡萄酒已经享誉全国……
点击注册酒圈网会员,注册会员即送酒圈网红包,可抵价等值现金,不限产品,全场通用!需要了解更多的葡萄酒相关产品信息,可以查阅酒圈网相关产品频道,在首页左侧的下拉菜单中,有各国各个产区数千个酒庄的产品。需要了解更多葡萄酒知识及酒类资讯请查阅酒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