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离开的闹哄哄的巴黎了。当坐着朋友的车行驶在乡村公路,看着路边的大块规划整齐的农田,森林,鲜花点缀的乡村小屋,离巴黎越行越远的时候,不禁长出一口。
巴黎两天,虽然有当地朋友做向导,走了很多上次没去过的好玩所在,但是它的喧嚣,拥挤,到处是各种肤色和气味,满地的狗屎,让我实在提不起太大兴致。所以朋友一说起要到乡下过周末,我就欣欣然踊跃加入了。
朋友是美籍波兰人,在美国呆了10年,爱上了个法国姑娘,就和姑娘回到巴黎结婚定居了。这次,我就是和他们小两口回姑娘在特鲁瓦的父母家度假。
夫妻二人都是狂热的潜水爱好者,大概就是因为这个走到了一起。朋友玩了20多年,属于比较专业的,给《国家地理》经常提供照片。特鲁瓦(TROYES)离巴黎不到200公里,是香宾大区的首府,不到2万人的小城,却有上千年的历史。以前有很多著名的服装品牌工厂都设在这里(比如LACOSTE),现在大都转移到亚洲或非洲去了。这里现在就以农业和旅游生存。
朋友叫维踏克,他的法国妻子叫丝迪芬妮。他们去过很多国家,都对中国很有兴趣,一路的话题就是关于各自的旅游趣闻,两个小时很快就过了。
丝迪芬妮的父母家并不在特鲁瓦市区里,而是距离2公里远的一个小镇。我们驶进小镇的时候,天还未黑,一幢幢漂亮整洁的斜顶农家房各具特色,家家的院子里都种着果树,到处鲜花盛开,安静的乡村,几乎见不到人。
丝迪芬妮的父亲在当地的报社做排版,所以要半夜才下班,她的母亲在家准备饭菜。丝迪芬妮还有一个弟弟,不过在离家更远的一个海边城市工作,所以不常回来。
院子里有两棵杏树,杏已经熟到发黄。老太太用法国式的亲吻脸颊礼欢迎我们。在法国就要适应这点,想来法国的朋友要多练习练习。
维踏克先带我去老城转了转。在欧洲,几乎每个城镇都有被称为“老城”的所在。对历史的热爱,让欧洲很多地方都完好保存了中世纪的老教堂,老建筑。老城的餐馆都坐满了游客,一幢幢老式的木板房子,蜡烛,鲜花,空气中弥漫着红酒,香宾气息,客人们坐在狭窄的石板街道旁,品尝着美酒佳肴。大约到过欧洲的朋友,都会知道为什么老外会那么喜欢西街和丽江,因为在这里可以找到他们家乡的感觉。
9点回家吃晚饭,朋友开了一瓶香宾。大家坐在沙发边上边喝边聊。吃的小点心,果仁,饼干。
然后上桌,先上来的是开胃菜,生菜垫底,上面是用红酒锔的鸭子某内脏部位。偶的英语实在不知道这个内脏的名称,反正无外乎心,肝,肾吧。味道和口感到很象广东的烧腊。这时候已经换了一瓶白葡萄酒(WHITE WINE),然后是一大盆西红柿,西红柿是整个的,但是里面掏空,塞了肉烧熟。我很吃惊,西方人会做这么复杂工艺的食品,原来我以为只有咱中国人会呢。在欧洲这么长时间,也试过不少大餐,说老实话,对西餐是一直没热爱起来,就是因为他们只会弄一大块生肉烤烤,要么就是弄一堆青菜,拌上色拉,他们在吃上的确是生番一族。可是从今晚开始,我对法国人对食物态度,肃然起敬。从这晚开始,我把法国人从吃猪食的西人名单上除掉了。
接下来是烧兔肉,这时候已经换了红酒。丝迪芬妮的父亲,是个品酒行家。据说家里收藏着各个年份的N多美酒。反正女婿上门,天下的丈母娘一般好,把老头的宝贝红酒拿出来一堆让我们挑着喝。
后面又上了几道什么菜,已经不记得了,吃甜点的时候,我是已经实在撑不下去了。半夜1点,朋友的老丈人回家了,这时候正上了一道用水果锔的披萨。老头很热情,又拿出了他的窖藏宝贝酒让我们品尝。向我们骄傲的介绍年份啊,产地啊,品质啊啥的,我已经是昏昏然,茫茫然,有酒就喝,至于喝的是什么,那是全然没有印象了。
我是睡在丝迪芬妮小时候的房间里,她和丈夫住在另外一间。乡下太安静了,一觉醒来,竟然已是9点。
( 1 2 )
点击注册酒圈网会员,注册会员即送酒圈网红包,可抵价等值现金,不限产品,全场通用!
需要了解更多的葡萄酒相关产品信息,可以查阅酒圈网相关产品频道,在首页左侧的下拉菜单中,有各国各个产区数千个酒庄的产品。
需要了解更多葡萄酒知识及酒类资讯请查阅酒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