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与被评论,往往左右着时代的走向,在
葡萄酒世界尤甚。有一个行当在葡萄酒生产商、销售商和消费者之间游走,左右着整个葡萄酒市场的走向与行情———葡萄酒评论员。 葡萄酒评论员会给不同产地的葡萄酒打分,做出评判,销售商依据评判结果给葡萄酒定价,消费者依据评判结果选择葡萄酒。
然而还是有许多人对为葡萄酒打分这件事充满疑虑:你能说梵高的画93分,莫奈的画88分吗?盲品出来的结果真的靠谱吗?家族历史应该考虑多少、酒的年纪和陈年潜力呢,还有酒的名气对你的评判有影响吗?拉图比拉菲好吗?你怎样来正确评判Romanée Conti?
9月7日,一名葡萄酒评论家去世,他是以色列最著名的葡萄酒评论家,丹尼尔-罗戈夫,享年76岁,他几乎以一己之力,推动了以色列葡萄酒事业的进程,许多人都说他是以色列的“罗伯特-帕克”。
罗伯特-帕克是整个葡萄酒评论员行当中,最具全球影响力的“葡萄酒皇帝”。他定义了葡萄酒评分系统,此前,葡萄酒品鉴一直都是绅士贵族的游戏。他们习惯于20分制,用繁复的词语描摹葡萄酒的抽象体验,而帕克将其简单明确归类为百分制,并且风行全球。
一款酒一旦被帕克评定为满分100分,这款酒的价值会立竿见影水涨船高。最典型的例子,有一年帕克给拉菲酒庄的酒打了满分,第二天早晨,葡萄酒的价格就从之前的2000英镑/箱涨到3500英镑/箱。
在帕克评分系统,一瓶葡萄酒的基本分数为50分,外观(色泽、色度、澄清度)占5分、香气占15分、口感和余韵占20分、整体表现及陈年潜力占10分。如此的标准简单明确,分数给了葡萄酒专家和入门者一个交流的渠道。
在葡萄酒专栏作家萧红看来,罗伯特-帕克并非法国人,而是以美国人的立场决定了波尔多酒的走向,其中关键原因在于美国对葡萄酒销量的支撑。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刚好是美国葡萄酒市场蓬勃发展的时期。从这个角度来看,未来决定世界葡萄酒格局走向的葡萄酒评论家似乎应该产自中国。
并非所有葡萄酒圈中人都持如此的看法。葡萄酒专家李德美认为:“在中国这个商业环境下,是出不了帕克这样的人物的,中国人向来很难求同,其实中国人特别自我,别说是葡萄酒,即使在其他领域,你也很难找出一个可以一呼百应的意见领袖。”
知名品酒师赵凡说:“品酒师是一个理性行业,做一个品酒师需要许多条件:首先,要有完备的葡萄酒专业知识;其次,要有很好的记忆力;第三,要有一个开放的心态;第四,有很丰富的经验;第五,有一个公正的态度,不受外界因素、个人利益等的影响;最后,要有敏锐的感官和快速的反应。”
让我们以最快的速度扎进葡萄酒世界
随着中国葡萄酒市场的日益膨胀,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其中。近日,来自香港的葡萄酒大师李志延来北京做新书发布,她是全球首位获得伦敦Institute of Masters of Wine 所颁发“葡萄酒大师”的亚洲人。
一系列酒评人的涌现最直观的好处是:我们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到
红酒的世界,就像一头扎进水里的游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