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茅台酒厂国酒文化城中,矗立着茅台酒创始人之一赖永初先生的坐式全身塑像,关于赖永初和赖茅酒以及茅台酒的故事,可以远溯到上世纪二十年代末。
1929年,从贵州省黄平县走出来的银行家赖永初,在茅台镇投资兴建了“衡昌烧坊”,1935年春,中央红军长征途经茅台镇,因为鲁班场战役的胜利,红军用“衡昌烧坊”所产的茅台酒庆功,并且还用它暖脚疗伤,治好了许多红军战士的“铁脚板”。自此,茅台镇的酒香成为了许多革命者的美好回忆。
1937年,经营有道的赖永初在扩建“衡昌烧坊”后将其更名为“恒兴酒厂”,注册了大鹏图案的“赖茅”酒商标,并且自主设计了小口圆柱土陶酒瓶,这是茅台酒发展史上重要的变革,如今,“赖茅”酒酒瓶已经成为茅台酒发展历史上惟一留下最早的包装实物,弥足珍贵。
政府或出台千亿经济刺激方案大飞机公司4.6亿接手福禧大厦人民日报:控物价成效已显2000亿打新资金首日抛空南车中移动澄清获批与3G发牌无关800亿铁道债发行6天买160亿抗战胜利后,赖永初曾经带着三百瓶“赖茅”酒到香港销售,由于赤水河的红色传说以及过硬的品质,中外客商很快将其抢购一空,这也是茅台酒水第一次通过香港打入国际市场。到了1949年,“恒兴酒厂”已经成为茅台镇最大的酒厂,年产量32.5吨,占据茅台镇酒水总产量一半以上。这种影响力为后来国酒茅台的兴起奠定了雄厚的基础,解放后不久,人民政府以“恒兴酒厂”为基础组建了茅台酒厂,原有的“恒兴酒厂”在国营茅台酒厂中,担当了第一车间的重任,至今,它仍是生产国酒的骨干车间。
从1935年开始,赖茅酒就似乎注入了浓郁的红色元素——中国抗日远征军曾将该酒作为随军专用酒;1944年,前苏联政府曾将它作为国宴酒;1949年10月1日晚,在开国第一宴上,毛主席用它款待中外嘉宾……
1950年,朱德和陈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在中南海怀仁堂和上海市接见赖永初,之后不久,这位红色资本家出任贵阳市人民政府财经委员会委员、贵州省工商联执委和常委。其为茅台酒做出的贡献,被载入《茅台酒厂志》和贵州史志。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春风吹到贵州,赖永初的儿子赖世强决心独资恢复重建老字号“恒兴酒厂”,由于在过去相当一段时期的品牌效应,在建厂之后,按照祖传配方和传统工艺生产的“赖茅”酒,很快唤醒了消费者的记忆,赢得了不错的市场反应。为纪念赖永初先生,赖世强将“赖茅”酒命名为“赖永初”酒,并以赖永初先生肖像和姓名作为注册商标的图案和文字。
因为这段真实的故事,到了2002年冬天,前辈新闻人、书法家邵华泽先生欣然泼墨,题写“茅酒之源”,赠予贵州赖永初酒业有限公司。烟云悠悠,赖茅酒有过自己的辉煌,在新“长征”路上,我们期待这种辉煌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