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洋酒传奇(Spirits Legend) >
维基威士忌(Wiki Whiskey) >
威士忌品牌(whiskey brand) >
威士忌报道(Whisky Report) >
威士忌+绿茶
记得在一部香港电影里有一段这样的情节:
要想泡妞,就请她到酒吧里喝酒。到酒的学问:先少倒点威士忌,多点绿茶,喝得差不多了,就多点威士忌,少点绿茶。保证mm醉倒在你的怀抱。
我想酒吧里喝威士忌+绿茶,自然不会始于这部电影,但却是酒吧里喝酒的普遍状况。
经常上酒吧的一定不会陌生,虽然中国人不习惯洋酒的味道,但是喝洋酒的风尚大行特行。我不知道那里喝酒的男男女女们,究竟有多少会品味芝华士、杰克丹尼等洋酒12年的典藏苦心,但是,知道他们绝对不是冲着这瓶酒的口感去的,究竟是什么,空怕连自己也难以说明白。
用我以前的话说,就是不懂酒,是愚昧消费,是酒盲。是在糟蹋酿酒师们挖空心思酿出的好酒。
为此,本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在深圳的一个歌厅,与几位外企工作的白领喝伏特加。哥们弟兄知根知底,都是标准的酒盲,当然少不了在酒里加入大量的饮料。我一向反对在酒里加这些咚咚,所以不与之为伍,独自喝纯的。没多久就晕晕乎乎,不知南北了,只觉得这酒越喝越甜,越喝越顺溜。后来才发现,自己也不知不觉地喝上了“配制酒”。结果非常悲惨,自以为酒量还可以的我,不省人事,怎么回家的都不知道,同时干了两件酒事:不到十公里的车程,付了100元车费;请人撬锁之后,发现钥匙在兜里装着。过后打电话给哥们,人家都好好的,歌唱得尽兴,酒喝得痛快,唯独我这个喝纯酒的“牺牲”了。
就是写这篇文章的初衷,也是想奉劝那些“酒盲”们赶快觉醒。可是,当我不住地回想自己那次在深圳的经历,发现我连自己都无法说服:
到酒吧里,就是要玩。玩得痛快,玩得心跳。不单纯是为了喝酒。
酒是点缀,是兴奋剂,无论好坏,喝着就行。
威士忌不合口味没关系,自己配制未尝不可。
洋酒一瓶,加绿茶6、7,管6、7人喝好,实惠。
我们没有义务照顾酿酒师的情绪。
酒吧的状态是慢慢进入的,在绿茶和威士忌的作用下,逐渐达到那种忘我无我的境界。要就是过程,是从序曲到高潮的过程享受。如果是一瓶纯的威士忌,还没有玩,就已经醉了,岂不是扫兴。
与葡萄酒也是如此。不能因为葡萄酒很高雅,我们就不可以动它。该出手时就出手,出手就是进步。当葡萄酒消费到一定的阶段,自然会有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