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萨斯位于法国东北部,相隔莱茵河与德国交界。不论人文还是地理环境与法国都相去甚远,却和对岸的德国十分接近。阿尔萨斯虽然有法国概念的葡萄园,但德国葡葡品种和德国人对葡萄酒的理念,还是很深地影响了阿尔萨斯人。
对我来说,阿尔萨斯的最初印象缘于我早年读过的那篇都德的名作《最后一课》。我朗诵过其中的片断: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他一身朝着黑板,拿起粉笔,使出全身力量,写下一行字,法兰西万岁。
很多年以后,当我坐在开往阿尔萨斯的火车上时,忽然想起了都德。而最新的发现便是都德也是个酿酒大师。我问前来迎接的郎塞尔先生,是不是这么回事。郎塞尔先生说,他如今管理的酒庄和酒窖就是都德的产业。原来,都德在1897年去世后,他的家人决定将都德酷爱的酿酒产业卖出,但有个条件,必须用雷丝丽葡萄酿酒,因为都德生前最爱喝雷丝丽。当时老郎塞尔有幸接盘。都德生前知道,有许多学生躲在郎塞尔家的地窖里读他的书,为了感谢老郎塞尔,才决定将酒的产业卖给这位朋友。
郎塞尔先生给我倒了一杯雷丝丽,扑鼻的香味迎面而来,我心想一定是好酒。果然,这是一瓶郎塞尔先生藏了30年的好酒。那一年,正逢法国葡萄丰收年,酿出的酒与众不同喝在嘴里显得酒体稳定酸度正好。接着,郎塞尔先生带我来到酒窖,在一面斑驳的墙上,我看到了燃烧的黑灰痕迹。郎塞尔先生说:这是蜡烛的痕迹,当年学生们便躲在这儿读都德的书。
夕阳渐渐落下,红果树上的果子已不再是一簇簇火苗,转眼成了油画布上的一个静物。潺潺的溪流没有了霞光的倒影。葡萄酒庄园也在炊烟的寂寥中,结束了一天的喧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