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葡萄酒的年份变成数字的焦虑
一般人在购买葡萄酒时,总是把“年份”当成唯一的依据,也只有酒评家评为“好年份”的葡萄酒才是值得购买的。如此一来,酒质酒体不受到消费者重视,年份数字的变化,成为购买的迷思。下面葡萄酒名家为了挑战年份,破解迷思,将带领我们从气候和地型等自然条件,重新看待百变的葡萄酒。
“年份因地而异”
在世界经济体系不断统整的过程里,葡萄酒也渐渐成为全球化的商品,除了有传统加持的法国之外,还有意大利、西班牙和新兴的美国、澳洲、南美等,这些国家目前都成为葡萄酒大宗产区。但是这些国家大都拥有较为稳定的气候,若是说到多变的天候对葡萄酒的影响,仍然是以法国为最佳代表。法国因地型的变化,大约可以分成三种主要的气候型态:第一种是南部的地中海型气候区,因为靠近地中海,天气和煦,阳光普照,酿造出来的葡萄酒通常酒精含量较高,如普罗旺斯产区;第二种是靠近大西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这里天候湿冷,酿制的葡萄酒多拥有坚实的结构,如波尔多产区;第三种是在内陆的大陆型气候区,冬天既干燥又寒冷,夏秋两季气候较温和,所以生产的葡萄酒优雅细致,如布根地产区。
在认识了基本的地理条件后,每个人都可以很容易认知到,这样多变的气候型态是很难在同一年份里,都酿造出所谓的“好酒”。除非那一年老天爷特别赏脸,如1990年,全法国几乎都出“好酒”,否则还是要从当年份,各产区的葡萄收成报告来分辨。
“影响年份变化的天气因素”
一般人饮用葡萄酒时,大都在热闹欢乐或浪漫烛光下,所以很少人喝酒时还会将葡萄酒和天气或泥土连想在一起。其实,葡萄既是农作物,当然和大自然分不开关系,除了葡萄园的位置外,气候的改变也在葡萄酒的酒体上有很大的影响,而影响葡萄生长的因素很多,就让我们来看看吧!
●“气温”─位在温带气候区的法国,常常因气温太低,以致葡萄生长缓慢。温度深深地影响葡萄的生长,例如葡萄要经过低于零度的冬眠时期,春天才会发芽,若那年的温度未低于零度,则葡萄无法发芽发得很好。另外,温度更影响到葡萄的成熟度和酸度,温度够高可以让葡萄成长时甜味变多。那是不是温度愈高愈好?当然不是,若当年的温度太高,反而会造成葡萄停止生长,并将未成熟的葡萄烤干而无法再酿酒。
●“阳光”─这个因素影响葡萄皮的颜色、单宁和厚度。红葡萄酒的颜色和单宁全来自外皮,如果阳光不够充足,则外皮无法产生大量的红色素,那么酿出来的红酒色泽便不够漂亮。以1996年来说,当年波尔多产区阳光充足,但气温却极低,于是便酿出结构坚实,富有波尔多古典风味的醇酒。
●“雨量”─雨水的多寡要看葡萄生长到那一时期而定,若是发芽后,为了使叶子成长便需要大量的水分,待开花时又不能下太多雨,否则花掉光了便不会结果实。另有一说是采收季时,雨水不能太多,不然葡萄酒味道会变淡。这其实还要看葡萄的皮够不够厚,如1998年的Merlot皮很厚,影响不如想象中的大,所以下不下雨并非绝对,而是要看怎么下。
●“湿度”─这个因素常指雨量和空气中水分含量而言,如果太潮湿葡萄树容易产生疾病,尤其是霉菌。但若不够湿,像产甜白酒的索甸区的贵腐霉菌便无法顺利生长,所以适当的湿度仍是必要的。
●“霜害”─这其是葡萄农相当不愿碰到的,当霜结得多时,葡萄的产量除了减少之外,还会延后葡萄的成熟,而且常会造成当年的葡萄成熟度不佳,而无法酿出精彩的酒。
●“冰雹”─这也是个可怕的自然灾害,使葡萄收成减量,酿造的葡萄酒还常常带有梗味,影响品质。
“挑战年份的迷思”
在简单地了解地型和气候的变化后,再回头来想想年份这个问题。“年份”到底是不是买酒的指针?答案:“年份是买酒的指针,但不是唯一的指针。”因为年份其实比想象中要来得更复杂许多,像其它一些同为葡萄酿制的酒如:香槟、波特酒等,多是没有年份的。还有一款以酒瓶样式取胜的歪脖子葡萄酒,也都是刻意去除年份。
为什么这些酒的年份都不被强调呢?以歪脖子为例,由于是隆河产区的葡萄酒,气候稳定,所以每年的味道都十分接近,所以反而和烈酒一样强调品质口味的一致,不再是那一年好那一年不好,而是每年都一样好。又如南美的阿根廷,是属于沙漠型气候,所以只要控制好雪水灌溉,几乎每年都是好年份。因为品质非常接近,所以失去年份变化是缺点,但对喜欢一定品质的消费者来说却是优点。
当年份的重要性不再是绝对时,消费者的视野才能开拓,像1997年,虽然年份评分上并不好,但在某些地区仍然出现许多好的红酒,有着深颜色、多单宁、口感均衡,有不错的酒精浓度,还可以久存。现在坊间出版的年份评价表的确可供参考,但最重要的还是要靠自己饮用后来判断,而不是一味地“专家怎么说”,毕竟在享受醇酒的是消费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