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色与戒这件事,张爱玲用30年的时间写了一篇充满隐笔的小说,李安一边填充着留白,一边发挥他博采众长的才华,视觉上把老上海的风情表露得淋漓尽致,一场麻将拍得十个指头都是戏。先不说这里面的情,只“色”一项就是从头到尾的眼花缭乱。这种眼花缭乱的状态很有生命力,总是让欣赏电影的人在看的时候充满愉悦,甚至有点儿跃跃欲试的冲动,正如我们正在面临的这个季节,春色浮动,只差一个出口。
对于葡萄酒,有人偏好酒后微醺的放松,有人喜欢单宁绽放的细腻,有人对酒的爱好更提前到对酒“色”的欣赏中。李安为《色·戒》指了条出路:著以色相,唯爱能解。因酒而色的不仅是葡萄酒的颜色,还有那些酒后的桃色事件。但现代人太过猴急,葡萄酒的“色”几乎被贪杯的人忽视,忘记了这标签里面包含的信息,就在春光明媚之际,我们特别把葡萄酒的“色”摆在一切之上,让所有发乎于情的“色”都不必因为无可奈何的时世而“戒”。
色相,浑然天成
有句话叫天生丽质,暂不讨论“丽”与“不丽”的问题,这句话主要说明的是色相天生,每一瓶葡萄酒在还是一株葡萄苗的时候就决定了未来有个什么样的“皮囊”。
红葡萄酒的颜色差别大,从黑紫色到各种红色都有,甚至会蜕变成琥珀色。红酒年轻时,颜色越深酒的味道越浓郁,单宁含量也越高。赤霞珠(Sauvignon)、梅鹿特(Merlot)都以颜色深黑而著名。而黑品诺(Pinotnoir)等品种的酿后色彩则比较轻浅。对于白葡萄酒来说,颜色可以从无色、黄绿色、金黄色一直变化到琥珀色,甚至到棕色。干白酒的颜色通常比较浅,年轻时常常带绿色反光,呈现出淡黄色,随着酒龄而逐渐加深。葡萄酒的颜色与其成熟程度也有密切关系,成熟度高的葡萄颜色越深;年份不好、葡萄成熟度不足,酒的颜色也会相应跟着变淡。这同时也说明了,葡萄酒的颜色与土地等各种自然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样品种的葡萄很有可能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化,因此不能一概而论。
色衰,若即若离
美人迟暮,这个形容词同样适用于葡萄酒。而色相的变化可以显示出一瓶葡萄酒是否已经到了它的适饮阶段,过于盲目地追求陈年很容易错过酒的最佳饮用时间。对我们来说分辨红酒是否处于最佳饮用期的简便方法是,把酒倒在杯中,倾斜酒杯,看酒与杯子之间是否存在一条砖红色色带,如果有,那么尽可品尝,如果没有,说明你的酒开得有点儿早。“色衰”其实是指经过瓶中陈酿你的酒可能就没有鲜亮的颜色,不可以色取酒。红酒在瓶子中储存之后,酒里的单宁跟色素会发生聚合反应,色彩逐渐衰退,到老年的红酒经常会只剩下淡淡的砖红色。白葡萄酒的色彩变化比较复杂,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经过橡木桶培养的白葡萄酒经过氧化,多为金黄色。甜白葡萄酒陈年后变为更深的黄色或者琥珀色。要特别说明的是,一般干白葡萄酒如果在装瓶存放之后颜色发生明显变深则说明此酒已经风光不再,只有少数贵腐白葡萄酒在呈琥珀色的时候表示正值其巅峰时期。
色旺,翻手云雨
除了葡萄的种类、天生特性和储存条件等等对于葡萄酒颜色产生的影响之外,在酿造过程中由于工艺的不同对葡萄酒的颜色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桃红葡萄酒。有言论说,桃红葡萄酒是餐桌上搭配的“金科玉律”,桃红葡萄酒颜色上的变化更丰富:粉红、鲑鱼红、橘红、芍药红都是这种酒常见的颜色。用红葡萄直接榨汁的桃红葡萄酒颜色比较淡,味道和白葡萄酒比较近,而用短时浸皮的方式制成的桃红葡萄酒颜色就比较深,口味也更重一点儿。这种由于制作方式的特别获得了特别颜色的桃红葡萄酒不太适合长时间储存饮用,太过年老时酒色会变成洋葱皮一样的土黄色,成了名副其实的“年老色衰”。
鸡尾酒生活
所谓鸡尾酒,就是一点点酸、一点点甜、一点点酒精的浓烈,这其实跟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一样,如果每一段的生活都能找到一款鸡尾酒相对应,那么一切的烦恼是不是可以全然杯酒释之。
金融街这片土地上充满了枯燥的数字和由于这些数字带来的物欲,于是在这片土地上派生出来的酒吧也就在某些时候显得特别理智和有品质。一旦夜幕降临,白天里酒店中颇有商务气息的酒吧就会流露出浪漫和放松的气质,幻吧就是其中一间。黑色大理石吧台表露的理性气息不言而喻,以咖啡色为主色调的沙发上装饰着亮色靠垫,要知道,在平静的湖面上涟漪才会显得更波澜。所以我们选择这种感觉打底用来衬托本期主题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