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3月,时值智利的葡萄收获季节,笔者应智利大学葡萄酒学院院长阿里瓦诺.佩纳内哈博士邀请,对智利葡萄与葡萄酒产业进行考察。在为期两周的时间内,笔者访问了智利大学葡萄酒学院,考察了智利葡萄与葡萄酒重要产区——第五、六、七行政大区以及圣地亚哥地区,参观了这些地区的10个著名酒厂和一个鲜食葡萄栽培农场,其中包括为国人所熟悉的葡萄酒厂——Concha y Toro,San Pedro, Miguel Torres等。
|
1.智利概况:
历史:
智利1541年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810年9月18日独立并成立智利共和国。1970年社会党人阿连德当选总统,组成“人民团结”阵线政府。1973年9月11日,军人发动政变上台执政,陆军司令皮诺切特任总统。1989年12月举行大选,多党联盟的候选人艾尔文当选总统,1990年3月军政府向艾尔文政府交权,从而恢复了中断十六年之久的代议制民主。
地理:
智利位于南美洲西南部,背靠安第斯山脉,面向南太平洋和南大西洋,与阿根廷、秘鲁、玻利维亚接壤。国土总面积756,950平方公里(比我国青海省稍大),国土狭长,南北延伸超过4000公里,东西宽度最多不超过480公里。北部为沙漠地带,有世界上最干燥的沙漠;中部地区为地中海性气候,南部冷凉潮湿。
智利自然资源丰富主要物产有:铜矿、木材、铁矿、硝酸盐、贵重金属、钼以及水力发电。
社会:
智利人口1,500万(2002年7月),其中印欧混血人占75%,白人占20%,印第安人占3%,其它种族占2%。智利人信奉罗马天主教占89%,信奉新教占10%。
语言为西班牙语,首都为圣地亚哥,全国分为13个行政区。
经济:
智利GDP为1,530亿美元,人均GDP为10,000美元(2001年),经济增长率为3.1%。
经济构成中农业占8%,工业占38%,服务业占54%(2000年)。而5,900万劳力中农业行业占14%,工业占27%,服务业占59%(1997年)。失业率10.1%(2001年)。
在农业产业中主要成分为小麦、玉米、葡萄(酒)、豆类、甜菜、马铃薯、水果、牛鸡等饲养、纺织、渔业、木材等。
在国际贸易中收支基本平衡。出口贸易额为185亿美元(F.O.B.,2001年) [进口:$180亿美元(F.O.B., 2001年)]主要出口产品有:铜、鱼、水果、纸与纸浆、化工产品等;主要出口对象包括美国17%,日本14%,英国6%,巴西5%,中国5% (2000年)。
货币名称“智利比索”(CLP),1美元兑换651.90比索 (2002年1月)。
2.葡萄与葡萄酒产业概况:
智利葡萄栽培起始于1518年,当时的西班牙传教士在圣地亚哥周边种植葡萄,以提供教会做弥撒用葡萄酒。1830年在法国人Claude Gay倡议下,智利政府设立了国家农业研究站,之后,引种了大量的法国、意大利葡萄品种,至1850年已有70多个葡萄品种。1851年,Silvestre Ochagavia 引入优良的欧洲酿酒品种,如: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黑皮诺(Pinot noir)、卡默耐(Carménère)、梅鹿辄(Merlot)、霞多丽(Chardonnay)、白索味浓(Sauvignon Blanc)、赛美蓉(Semillion)、以及雷司令(Reisling)等,开创了智利葡萄酿酒的新篇章。1877年,由于欧洲葡萄受根瘤蚜(Phylloxera)危害而缺乏葡萄酒供应,智利开始出口葡萄酒到欧洲。
在二战期间一直到二十世纪80年代,由于繁重的苛税,葡萄酒产业的发展受到极大限制,尤其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年期间,由于葡萄酒的国内需求下降以及政治的不稳定,导致大面积的葡萄园被砍。1980年,葡萄种植面积仅有106,000公顷,相当于1938年水平,而同期智利的人口却增长了一倍。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伴随着政治的稳定、经济的复苏,葡萄酒产业稳步发展。大量的现代酿酒技术与设备得以采用,许多欧洲、北美投资者进入智利葡萄酒产业。智利葡萄酒产业进入现代化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