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葡萄酒主要出口到美洲地区,1990年以前主要出口到拉丁美洲(1980年出口到该地区的葡萄酒占出口总量的88%),1990年以后,在北美地区销售急剧增长(1990年出口到该地区的葡萄酒占出口总量的44%),从上个世纪末开始在欧洲销售开始增加(2001年出口到该地区的葡萄酒占出口总量的9%)。中国进口智利葡萄酒在近几年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表五)。
2.4.消费
1999年智利人均年消费葡萄酒14.9升,居世界第18位,而其葡萄酒产量占世界产量的2.1%,居世界各葡萄酒生产国第十位。
3.智利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发展对我国同业的启示
勿庸置疑,智利葡萄与葡萄酒产业的发展领先于我国,再者智利属于“葡萄酒新兴国家”,不似“葡萄酒传统产区”——欧洲——那样拥有令人望而生畏的“酒法”体制,智利葡萄与葡萄酒产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对我国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种植区域化
尽管智利葡萄与葡萄酒产业残留着欧洲殖民文化的痕迹,但是,造就智利葡萄与葡萄酒高质量的因素主要是“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以及当地人们对这一条件的合理利用。在智利,全面进行葡萄品种以及栽培研究年代久远,可以追溯到1830年,形成了具有当地特点的生产栽培模式。在参观的过程中,没有一个酒厂或业主以“当地气候如何相象波尔多或勃艮第”而自豪,参观者总是能看到各具特色的,适合当地土壤与气候的品种与栽培模式。
葡萄种植区域相对集中,主要集中在第六、七行政区。葡萄种植面积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现今葡萄种植面积高达168,440公顷(90%为酿酒葡萄),而在1938年智利葡萄种植面积便达106,000公顷。
3.2.品种选择
在品种的选择上相对稳定(显示了消费市场的成熟):比如主栽的鲜食品种大都为我们所熟知;酿酒品种在全国范围一方面多而不杂,另一方面不同产区品种搭配各具特色,实现了品种区域化,没有全国追求某一品种的现象。
3.3.强调原料质量
注重原料质量是促成智利葡萄酒频频获得国际评酒会大奖的主要因素。生产者采用严格控制树体长势和负载量以及相应的栽培管理技术,追求尽可能高质量的酿酒原料。
葡萄栽培技术紧密结合当地土壤气候特点以及生产者的经济条件:定植密度多为每公顷4000-6000株,既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又减少了葡萄园夏季管理的工作量(过高的定植密度而不采用机械化夏剪,很难合理控制葡萄叶幕的通风、采光)。采用人工灌溉,对葡萄生长初期水分不足进行补充。整形采用易于操作和省工的“高登式”。近几年遥感技术在葡萄园管理上得以应用,为葡萄园精细管理提供保障(如在San Pedro酒厂)。
3.4.酿造方面采用工厂化手段
在智利,葡萄酒在很大程度上被看作商品,而不象在法国,葡萄酒被作为一种艺术品。因此,生产者更多考虑的是经济效益,因而,许多机械化手段被采用,以降低生产成本。
3.5.消费市场的稳定
在智利,十年来人均年消费葡萄酒一直在13-18升,相当于我国啤酒消费量。稳定的消费市场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在我国,在促进产业发展的同时,行业组织、政府管理部门还要下大力气引导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