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继红之所以出名,主要得益于号称“天下第一会”的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这个大平台,得益于她“掌门”糖酒会十几年不断发展的业绩。作为中国糖业酒类集团公司总经济师、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办公室主任,何继红一直以糖酒会这个大的品牌平台以及品牌化糖酒会的行动,影响着中国酒界乃至整个食品行业的发展。
她以“天下第一会”影响着中国酒界
由何继红执掌已有十几年历史的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简称糖酒会),已经成为中国会展行业一个不可或缺的品牌,在行业内以规模最大、参会人数最多、效益最好而被誉为“天下第一会”。在她做领导的这十几年时间里,糖酒会取得了长足发展:除了一年里在春、秋两季各举办一届不说,每届会都有大约3000—5000家企业参展,动用5—10万平方米展厅,有超过10 万人到会参会参展,能够给办会城市带来近10亿元或直接间接的经济效益,会议期间的交易额已经连续多届超过100亿元。糖酒会以这种规模和影响,每年都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三十多个城市纷纷加入申办行列。
糖酒会现在已经成为中国会展行业最具吸引力的一块大“蛋糕”,这其中离不开何继红的操持、少不了她的功劳,这让很多意欲分享糖酒会蛋糕的人们和业内人士对她仰慕有加、恭敬有加、敬重有加,从而使她成为中国糖酒食品行业一名叱咤风云、极具影响力的焦点人物。
正是她的积极努力,精心培育,奋力打造,才使糖酒会走向了品牌化道路,并且凝聚了超强的人气,最终成为真正的“天下第一会”。
糖酒会在变化和创新中展示活力
糖酒会虽然一次又一次刷新了办会历史,但是随着举办的届数越来越多,在展现自身魅力的同时,业界对糖酒会的议论也便接踵而至,对它的生命力产生了不同的评论。为此,何继红在不同场合接受媒体采访,通过媒体转达了她对种种评论的不同看法。她认为,糖酒会能够在50年的时间里连续举办70多届,企业对糖酒会充满了信任和依赖,而且到现在每届都能吸引10多万全国各地的客商参会,交易的品种以几何倍数向上翻,一个起初并不知名的小企业,通过在糖酒会上的拼打,一届交易会的成交额可以由几百万元上升到几十个亿并发展成为国际知名的上市公司。对于承办城市来讲,能够当地创造数十亿元的经济效益,而它所带来的社会效益更是无法估量,这本身已说明糖酒会所具有的生命力,也足见其魅力。
尽管众所纷纭,但是能够适应市场需求而变,能够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糖酒会这个大家庭中来,正是糖酒会活力和生命力的体现。事实上,糖酒会每年都有一些变化、有一些创新,正是在这种变化和创新中,糖酒会的活力才得以展示。
品牌化糖酒会是她人生的一大成果
何继红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参与糖酒会的,并且从1992年正式接过了糖酒会的接力棒,全面主持糖酒会工作,成为了这个被誉为“天下第一会”的总指挥。
应该说,糖酒会的发展壮大并逐步走向规模化、国际化、品牌化发展道路,是与何继红“品牌化”糖酒会的思路分不开的,如何做大糖酒会,如何挖掘会展经济的潜能,如何走向国际化,如何把糖酒会打造成品牌展会……这是何继红从主持操作糖酒会以来每时每刻都要思考的问题,在品牌化糖酒会的道路上,可以说倾注了她数不清的心血和汗水。
链接:实现办会转型,不断增强展会活力,是何继红品牌化糖酒会的第一项功课。
实现办会转型,不断增强展会活力,是何继红品牌化糖酒会的第一项功课。
上世纪90年代初何继红正式接管糖酒会的时候,正是全国许多行业性订货会走向没落之时,糖酒会面对的是会展业不成熟的整体背景,整个行业也开始向市场化方向转型,市场之手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强烈。在这种背景下,踏着一个个倒下的深具计划经济色彩的订货会的尸体,直到把糖酒会带大成人,期间所经历的动荡和挑战可想而知。
何继红总结了糖酒会的历史,深刻地研究了糖酒会的发展变化,特别是糖酒行业的发展变化,找准了糖酒会改革发展的路径,采取了“渗透式”的工作方式,即每届糖酒会都有改革,一次只变革一点点,在变化中不断激发糖酒会的活力。比如适应参会客商的要求,把不同形式的研讨会、论坛引入糖酒会;比如针对机械行业高涨的参会热情,专门辟出食品机械类展馆;比如适应市场走向终端化的趋势,为沃尔玛、家乐福等国内外大型零售连锁企业开设采购专区,并举办“新形势下糖酒食品如何进入超市”专题研讨会,为厂商和零售终端实现直接对话架桥、支招;比如为四川名酒设专馆参展,倡导名酒集群意识;比如推出“全国糖酒会金牌企业”评选、举办“品牌中国”高峰论坛等创新活动来增强糖酒会的吸引力。以上这些无不体现了何继红以及糖酒会主办方在把握糖酒会品牌化方向中的努力。
链接:推行申办制度,挑选申办城市,是何继红品牌化糖酒会的第二项功课。
推行申办制度,挑选申办城市,是何继红品牌化糖酒会的第二项功课。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糖酒会主要是在石家庄、郑州、成都三个城市之间轮流举办,形成了“轮办制”的固定格局,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为参会客商提供便利,不利的地方是容易形成“审美疲劳”,在经济交流方面存在局限性,容易降低展会的活力和吸引力。后来,慢慢有了一些变革,糖酒会开始实行申办制,1995年,长沙成为首个申办制下受益的城市。再后来大连、西安、长春、沈阳、济南等通过申办而获得糖酒会举办资格的城市越来越多,糖酒会的流动性越来越强,人们对新举办地的参与热情越来越高,参会人数也越来越多。
糖酒会主办方在申办制中成了最大的赢家——糖酒会的规模在膨胀、效益在提高、影响在扩大,从计划经济时期的成交额不过千万元,到现在成交金额连续十多年超过百亿元水平和不可估量的社会效益,对促进举办城市的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形象大有好处,这让糖酒会具有极强的诱惑力。随着参会者需求和条件的提高,糖酒会主办者对申办城市的办会条件选择也越来越严格,而随着加入糖酒会申办行列的城市越来越多,申办过程中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糖酒会这块“金字招牌”随之也被申办者们擦得越来越亮。
链接:增强糖酒会的国际化色彩,吸引海外展团,是何继红品牌化糖酒会的第三项功课。
增强糖酒会的国际化色彩,吸引海外展团,是何继红品牌化糖酒会的第三项功课。
要想把糖酒会办成一个真正具有国际色彩的品牌展会、专业展会,如果没有海外展团的捧场,展会的品牌含金量就要大打折扣,因此何继红始终把吸引海外展团参会作为一项重要功课来做。
值得欣慰的是,经过不懈努力,现在的糖酒会不仅对国内副食品行业有着巨大吸引力,其影响力也开始向海外扩张,众多国外企业把糖酒会作为进入中国市场的一块必不可少的踏板。
率先进入糖酒会并迅速在中国内地市场建立起营销网络的是瑞士雀巢公司的“咖啡”“奶粉”等,随之是台湾的“统一”、“康师傅”,法国的“人头马”和美国的“可口可乐”泰国的“红牛”,韩国的‘糖果’等不乏带有国际性影响力的大公司纷纷跨进了糖酒会的大门,在它们的示范效应带动下,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南非,日本、新加坡、泰国,韩国等国家的食品制造商纷纷加入了糖酒会的行列,使糖酒会的国际色彩越来越浓。
大量国外参展商出现在糖酒会的大舞台上,除了让人们看到糖酒会的国际化趋势之外,也大大增加了糖酒会品牌的含金量。而这对于何继红来说,却是品牌化糖酒会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