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了,2003年一开春, 正当铁瓦龙(TREVALLON)葡萄酒的爱好者象往年一样, 翘首期盼2002年份的铁瓦龙酒上市时, 铁瓦龙酒庄突然宣布:“ 2002年份无铁瓦龙”! 一霎时媒界哗然, 酒徒惊愕。
这种奇事在世界葡萄酒界是前所未闻。如此一个年产近7万瓶顶级葡萄酒的著名酒庄一年不出酒, 姑且不论其合同赔损、股市影响等隐性付出,仅在销售上的直接经济损失即达三百多万欧元(约三千万元人民币)。何出此事? 铁瓦龙酒庄道出了原委:“2002年的葡萄酒质量不配称为铁瓦龙,因此杜巴克(DURRBACH)家族决定2002年份不出铁瓦龙酒, 除了一桶暴雨前收获的霞多丽白葡萄酒”。
由此看来, 铁瓦龙酒庄自己为铁瓦龙酒制定了一个质量底线, 若低于此线, 则宁为玉碎。至于吗? 法国著名酒庄出的酒不是大年小年都是皇帝女儿不愁嫁吗? 只是价格不同罢了。铁瓦龙葡萄酒跻身于法国名酒列已十几年, 近年来其声誉更是如日中天, 而今遇到一次较差的小年, 怎可就要如此严厉地自裁, 将一年的心血都废了? 面对人们的困惑, 庄园主爱罗瓦-杜巴克(ELOI DURRBACH)解释道:“好在我们是独立的, 我们要日复一日不懈地执行我们的质量政策”。杜巴克先生何以要提到这“独立”二字呢? 原来杜巴克先生的铁瓦龙葡萄酒曾经遭受过一段尴尬的境遇。
这块地是当年(1955)爱罗瓦-杜巴克的父亲老画家雷纳-杜巴克(RENE DURRBACH) 买下的, 他父亲是毕加索的朋友,为了躲避蔚蓝海岸的喧嚣, 他撤到了离地中海五十多公里远的坡地上。这位老庄园主一直相信他的农舍周围那长满绿色灌木的土地上是可以种出上等葡萄酒的。直到1973年, 在巴黎学建筑设计, 23岁的爱罗瓦-杜巴克毕业后, 雄心勃勃的回到老家, 在这块叫铁瓦龙(TREVALLON)的小地方, 种下了第一批葡萄苗。从此也种下了一个当地葡萄酒的异数, 开始了一段离经叛道的故事。
爱罗瓦-杜巴克是全身心都投在了葡萄园中,起早贪黑,苦研技术。第一桶酒出来了, 反响不错,一出世则不俗。受到鼓励的杜巴克先生于是愈加努力地探索, 以提高酒的品质。年轻的杜巴克不是酒农的后代, 无耳濡目染祖传父教, 亦无传统规矩可蹈循, 是这个行业稀有的半路入行人。反正做的是餐酒, 法无定法, 杜巴克放开手脚, 从品种比例到酿制方法, 凡是在他看来能提高酒质的地方, 他都按自已的意思去改进。虽不合当地的传统, 酒却越做越好。
开始小有名气, 后来声名渐远。杜巴克先生觉得时机已到, 于是踌躇满志地捧着他的葡萄酒, 来到国家原产地命名管理局(INAO, INSTITUT NATIONAL D’APPELLATIONS D’ORIGINE), 提出了要标注法定产地名(AOC) 的申请。他那块地所在的地方, 产出的好酒都叫作“埃克斯-莱泊山丘”(Coteaux d’Aix-Les-Baux)的法定产地名。杜巴克的铁瓦龙葡萄酒从质量到口感都远在普通的“埃克斯-莱泊山丘”酒之上, 有口皆碑,因此杜巴克先生信心十足,认为得个“埃克斯-莱泊山丘”的法定产地名是水到渠成之事, 没有人会有所怀疑。孰知批复通知下来一看, 竞是“不予批准”。这下他傻了。
对于一款餐酒, 能否获得法定产地名, 对酒农可是件非同小可的事情。它意味着一夜间立刻有了身价和另一个更高端市场的准入证, 名利双收。产酒人无不竭力争取之, 形同学子攻取博士证。这法定产地名在一般消费者心目中是法国四个等级的葡萄酒中的最高一等, 如果评不上, 岂不只能作为地区餐酒(vin du pays), 即倒数第二等酒来卖 ? 要知道地区餐酒每瓶一般只卖十几、二十几法郎。而铁瓦龙葡萄酒由于做得精益求精, (例如将产量限制在每公顷仅25-35百升;而当地最好的“埃克斯-莱泊山丘”尽管是AOC级别的酒,也只将产量限制在每公顷45百升),受到其追随者的推崇,售价竟然能在700-800法郎之间。真是岂有此理? 难道国家原产地命名管理局的专家们有眼无珠, 不识金镶玉? 或别有隐情, 故意刁难这杜巴克 ?
点击注册酒圈网会员,注册会员即送酒圈网红包,可抵价等值现金,不限产品,全场通用!需要了解更多的葡萄酒相关产品信息,可以查阅酒圈网相关产品频道,在首页左侧的下拉菜单中,有各国各个产区数千个酒庄的产品。需要了解更多葡萄酒知识及酒类资讯请查阅酒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