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葡萄酒业的风浪正呈逐浪推高之势。
张裕“解百纳”之争、酒庄酒论“桶”卖;华夏长城、沙城长城和烟台长城的“三位一体”;云南红一声惊雷,东进黔桂,北出巴蜀;新天联袂海尔,携手印象共推葡萄酒文化普及风暴;梁氏集团高呼跻身“中国葡萄酒一线行列”,茅台、古井贡等白酒英雄争做“红娘”……,一线品牌的驿动、二三线品牌的抢攻、业外资本的介入,国内葡萄酒业群豪在洋葡萄酒品牌大势入侵前已开始提前角逐热身赛。
根据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规定,到2004年,葡萄酒的关税将由原先的65%一步下调至14%左右,加上其后的增值税和消费税后综合税率约为46%,以一瓶到岸价2美元的葡萄酒为例,在现行税率下,其税后价约为4.29美元,差不多36元人民币,但税率下调后,其税后价就是2.93美元,约合24元人民币,按国内消费者高中低档的心理价位分析,低于30元为低档,30—80元为中档,高于80元的可视作高档,那么前后关税的调整,一瓶2美元的到岸葡萄酒,就一举从中档轻松的下沉至了低端,并且其既得利润并未有损分毫,洋品牌在即将到来的2004年的价格竞争力是显而易见的。
洋品牌的六大硬伤
尽管洋品牌此番是乘入世东风有备而来,看似气势汹汹,其实并不足惧。洋品牌本身的六大硬伤,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其中国市场的开拓进程形成制肘,这客观上给国内竞争者的适势调整争取了一个缓冲的时间。
(一)假货困扰
2003年5月,国家质检总局等部门对北京葡萄酒市场做了一次抽检,结果显示,目前市场上流通的洋葡萄酒品牌中2/3皆是假冒酒。据统计,近两年国内市场年销售洋酒约10亿元人民币,即便免除各种商业利润,与每年不足2000万元的进口额也是大相径庭,这表明非贸易进口的洋酒事实上正大量充斥着市场,这给洋葡萄酒的品牌化推广形成了致命的打击,它必须在国内市场实行稳打稳扎的步步为营策略,以防渠道失控而崩盘全局。
(二)品牌形象修复
前度洋葡萄酒连续不断的丑闻使得洋品牌的整个族系都受有牵连,加之市场上洋品牌一直是假货不断,消费者在选购洋品牌时是心有余悸,尽管近两年洋葡萄酒不断热心于公益宣传其“诚信”,推出欧洲葡萄酒之旅,请中国消费者亲自参与操作,并尝试着建立“举报有奖”的基金制度,从源头进行遏制,但无可否认,这种集体品牌的伤害在短期内是无法修复的。
(三)质量不稳定
洋葡萄酒在历经了前事之痛后,在产品的质量把关上已明显重视,但由于一些非主观因素的干扰,其品质还是会有所影响。有业内人士指出,一些质量较好的洋酒,由于从国外运到国内,需经几个月的长途跋涉,湿度得不到保证,光照又难以避免,更加之运输中由于摇晃影响了葡萄酒的稳定性,酒就会在容器中氧化变质,最终会在质量上大打折扣,另外还加之运输时间、容量等的限制,洋葡萄酒一是难以大规模的进入,二是即使千心万苦的杀入,品质也是大受影响。
(四)价格接轨
关税下调至14%左右的明文规定是2004年,目前距关税的真正下调尚有一段短暂的时间差。当然,更重要的是,关税下调后,洋葡萄酒的利润空间势必被拉大,它将面临着将利润空间表现为事实上的低价让渡给消费者还是渠道分销商的抉择,如果让渡给终端顾客,它必须考虑到竞争者的应势反击,如果让渡给分销商,它必须协调好区域内和区域间的渠道利益体系,并相应调整其渠道支持系统,这一系列繁复的调整显然需要一定的时间。
(五)文化适应
葡萄酒消费是需要文化支撑的,于洋葡萄酒而言,它就面对着用其原有的文化引导中国消费者还是将其品牌文化融入到本土文化这样一个选择的过程。文化适应上的一句经典名言是“最民族的,就是最大众的”,但这个适应显然是一个长期的领悟和磨合的过程,现在有不少洋品牌在区域市场上推行葡萄酒文化节,所起的效果实在是微乎其微,它只是进一步强化了葡萄酒传统的“小众”消费形象,除了对品牌宣传起到了一点点的帮助,对培养、辅导中国葡萄酒市场的发展是毫无助益,这在客观上也必然限制了其品牌的发展。
(六)战略重心的正式转移
现在业内无数的资料支撑着中国葡萄酒市场是一匹极具成长性的“黑马”,但现在毕竟还是一匹黑马,中国目前葡萄酒产量的世界排名位列十名之后,中国有效需求总量在世界市场尚不值一提,在现阶段欧美传统重度消费市场仍是其策略的重心,洋品牌中国战略市场的策略转型有一个随市场发展而逐步加码的渐进过程。尽管此次回潮其在资本投入,品牌介入深度等方面都有所突破,但与欧美市场还不堪伦比,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洋品牌还不会让中国市场分散自己过多的精力。
国内品牌迎击三条思路
兵来将挡,水来土淹。我们不必为洋品牌即将到来的强势入侵倍感忧心,但也不能坐以待毙。伴随着洋葡萄酒价格的调低和品质的提高,洋酒对现实市场的冲击力是不言而喻的。据业内有关人士介绍,通化目前在国内市场所占份额是2%—3%,其产品线上拥有50种不同的葡萄酒产品,其中价格最低的仅售10元/瓶,在洋品牌高质低价策略攻击下,通化的市场前景不容乐观,但通化现在仍无明显的调整产品生产线的计划,若其坚持如此,假以时日,其固有的市场地位必将遭受挑战。国内品牌应试图根据洋葡萄酒的策略动向,结合自己的市场地位和战略目标,给予洋品牌积极的迎击。
(一)高端突围,品牌做局
国内高档酒是否会集体跨入酒庄时代,目前还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酒庄酒作为高档酒顶级的象征,是中国葡萄酒高端攻略的必由之路。
葡萄酒高端之局是品牌和文化的支撑,酒庄酒是品牌和文化的营造和积淀,以此来反观国内葡萄酒高端之路,“酒庄酒”充其量只是概念意义上的“酒幡”,大多做局高端者是名不副实,品牌文化层面的内涵极其苍白。从国外高端葡萄酒的运作思路来看,如今,世界葡萄酒主产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高端葡萄酒的承载主体依然是酒庄、酒堡葡萄酒,但其酒庄、酒堡多注重个性品牌特色的营造,如法国波尔多地区是世界著名的红葡萄酒产区,年产量达60万吨,而这60万吨是由12000多家历史悠久、个性鲜明的酒庄、酒堡酿制的,平均每家产量只有50吨。此外,为拓展盈利渠道,他们还在品牌延伸上进行了一些成功的尝试,如注重“美酒”“美食”“美景”的结合,如相关旅游项目的开发等,在澳大利亚,部分酒庄品牌几乎1/3的收入来自对顶级酒庄酒品牌的相关开发——如参观酒庄、酒窖、品酒和其他葡萄酒的销售等。
与国外成熟品牌相比,国内葡萄酒企业不得不承认自己在高端市场运作上的差距,无论是品牌含金量还是特色文化的积淀和营造,国内品牌都不得不自叹弗如。就以国内葡萄酒标杆品牌来说,张裕不惜投资6000万元建立中国第一个专业化的葡萄酒庄园,雄心勃勃的冲击洋品牌傲踞的高端市场,用心良苦但效果不佳,其酒庄酒的整桶定购直销模式在业内倍受质疑。诚然,其基于DIY的“我形我塑”的销售主张迎合了高端市场个性化的潮流,但以“桶”为单量的销售方式从生产工艺和饮用方式等方面又与高端消费者个性化的追求和品位是相违背的。
国内品牌的高端之路有必要探寻一种合理的方式,那需要漫长的摸索。目前,摆在国内企业横跨高端市场的一个最现实的问题就是品牌。从长城“三位一体”的品牌整合到品牌个体形象的打造,可看出,国内品牌在品牌营造之路上已开始了积极的动作,南山休闲生活的倡导,藏秘空灵神秘特色的传递,长城的王者气魄,张裕的悠久历史,国内品牌的形象确立战功卓著。然而,这里有两个潜在的隐忧,一是“傍名牌”现象的普及对高端品牌形象的侵害,如何维护品牌创立者和塑造者的正当权益,这在张裕的“解百纳”之争中表现的最为明显;二是国内高端品牌运作者本身的体制的市场化改造,这是国内企业纷纷寻求上市的理由,也是张裕近来积极寻找“海外大买家”的动因,张裕的体制弊端在业内一直饱受责难,“百年张裕比不过十年王朝”这个提法连张裕人自己都颇感难堪。
(二)中端死守,渠道布控
洋品牌目前仍牢牢掌控的超20%的市场份额,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中端市场来支撑的,在此番洋葡萄酒的回潮冲击中,中端市场也成为了其扩军的主要阵地,毕竟,中端市场是贯通高低端的咽喉之地,也是获取市场利润的主要来源,洋品牌凭借其出色的品牌和品质,于吸引消费者是具有先天优势的。
正如前面所分析的,由于洋品牌存在短期内无法化解的硬伤,它对中端市场的冲击,有一个渐进加码的过程。洋品牌的地利之失使得洋葡萄酒难以大规模的进入,数量的限制决定了其渠道不可能铺陈的过广和过深,只能择其一些主干的消费渠道;洋品牌渠道运营模式的选择上多选用代理制或以合资方式借用国内酒商渠道,较之国内企业而言,其环节明显要多,且由于洋葡萄酒厂商中国市场的战略重心尚未正式转移,其在对中国分销渠道的促销支持和管控的力度也会削弱,这样其所建立的渠道要么锁控密度并不高,要么是网络铺陈相当有限;另外,洋品牌现在开始尝试着用定牌方式开拓中国市场,即用别人的牌子灌自己的酒,如法国卡斯特和华普超市推出的“华普”系列干红即是如此,这是一种暗渡陈仓的过渡策略,以走量为目的,在品牌上还难以对国内厂商构成实质性的威胁。
但这仅是对洋葡萄酒品牌的单量分析,如果放大来看,当世界葡萄酒品牌群拥而至的话,国内品牌的压力就有些沉重了。因而当务之急,国内品牌在立足商超、大卖场、酒店餐饮等主流渠道与洋品牌争锋外,还应积极的进行特色渠道和市场的开拓。(1)将渠道做细,在广度、深度、宽度的渠道组合标尺上进行拓展。如雪兰山渠道布控思路就是首先在地县级市全面布控,站稳脚跟,然后再主攻各主要的区域城市,加大广告投入,增加对城市酒店、商超终端的控制力度,目前其已在江西有了不错的销量,因而其即使在与洋品牌或国内同行的竞争中城市市场失守,其也还有市郊局部市场的支撑,随时可以继起发起新一轮的攻势;(2)注重特色细分市场的开拓,如婚
点击注册酒圈网会员,注册会员即送酒圈网红包,可抵价等值现金,不限产品,全场通用!需要了解更多的葡萄酒相关产品信息,可以查阅酒圈网相关产品频道,在首页左侧的下拉菜单中,有各国各个产区数千个酒庄的产品。需要了解更多葡萄酒知识及酒类资讯请查阅酒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