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中法示范农场总经理董继先
位于河北省怀来县的中法葡萄种植与酿酒示范农场,是法国把葡萄和葡萄酒直接嫁接在中国的中法政府合作项目。5年来中法农场从无到有、从荒滩到绿苑、从平地到雅舍、从默默无闻到声名远播。这一切离不开一个关键人物―总经理董继先。
董继先,中法农场总经理,合作项目的中方承办人。常听农场的朋友讲,农场发展中遇到诸多困难,没有董总就没有农场的今天。然而,董继先一直比较低调,谢绝媒体针对个人的采访。幸有友人推荐和第一次踏访农场时的一面之交,董继先欣然接受了我的采访。
两小时轻松愉快的交流,让我真切感受到董局的才气、魄力与谦逊,感受到他做人做事的境界与内涵。他是个做事情就要做好,做到极致的人。
年轻有为,初露锋芒
董继先最早学的是师范,毕业后做行政工作。后来又深造了党政理论。1990年,27岁的他选择到一个有着800年葡萄种植历史的葡萄乡当乡长。当时只是直觉告诉他,做些与葡萄有关的工作会有前途,也能给老百姓带来实惠。从此,董继先一直与葡萄和葡萄酒打交道,至今已15年。
任乡长期间,他致力于改善和提高当地产品结构。先后拜访了国内诸多知名的葡萄专家和教授。更新换代和丰富了当地的葡萄品种。在当时联络手段落后、思想封闭、农业模式才向商品经济转化的环境下,他倡导走出去,请进来,搭建互动运输和销售渠道。切实解决了果农卖果难问题,让老百姓挣到了很多钱。
1994年,与怀来葡萄酒企业-沙城长城合作,1995年,建成葡萄原酒发酵站。从项目初期的18万元,生产能力1000多吨,第三年便发展到固定资产1800万元,年生产能力5000吨。1995年到2000年,十来个人企业,累计生产原酒约16000吨,纳税300多万元,企业净挣600多万元。
作为企业经理和政府官员,董继先思考的是:乡里投资这个项目,不是单纯的商业行为,还起着政府职能的杠杆作用。不能做“吃甘蔗一头甜”的事情。除了考虑自身经济性,还要兼顾果农和酒厂两头的利益。这样才能促进整个产区基地的建设和发展。
好酒来自好葡园
2000年,经法国专家两年多对中国产区的考察论证,中法农场落户河北怀来。怀来县政府承接该项目的建设和管理任务。董继先便成为怀来县精心挑选的承办人。
项目初期,葡萄园建设是重点。要做好的葡萄酒,必须重视葡萄,重视葡萄园的建设!葡萄园是基础,葡萄园做不好,酒就无从谈起。虽然是政府合作项目,但常常面临资金不到位的困难。董继先坚持没什么不能没有葡萄园,别的都可以后建但葡萄园要先建设。项目再没钱,葡萄园的用肥用药用水等等,越要保证。
现实中也的确如此。记得2003年我第一次去农场时,印象深刻的不仅是那郁郁丛丛、整齐划一、已具规模的葡萄园,还有员工居住的简陋农房。而农场的主体建筑和培训楼等还没有模样。这与那些先盖酒庄,后种苗的庄园有着截然的差别。
正是得益于中法农场始终重视葡萄园建设,2001年种下葡萄,2003年便产出品质上乘的葡萄酒。目前,中法农场的葡萄酒已得到同行和媒体的普遍认可。
法兰西特色,中国个性
基于对项目的充分理解,董继先紧紧围绕法兰西葡萄酒文化和理念,同时坚持中法合璧、因地制宜的原则。在保持法国特色的基础上,融入中国元素,体现自身个性。
中法农场的葡萄种苗、酿酒设备、栽培技术和酿造理念皆源自法国,其运作管理也秉承了酒庄模式。目前的市场运作、技术推广、理念培训也都将着力围绕法国特色开展。
但是,葡萄和葡萄酒离不开地域的概念。即使在法国,勃艮第和波尔多之间也不一样。完全照搬法国的东西在执行中是行不通的,需要因地制宜。为此,还要克服中西方文化差异。这主要体现在一些技术上的争议,比如埋土和灌水。法国园艺师认为冬天可以不埋土,因为法国的葡萄园冬天都不埋土。另外,不能多灌水,特别是七月以后,否则葡萄品质会不好。对此,老董应对的原则是尊重法方的人员和技术,坚持用事实说话。老董没用怀来800年葡萄种植经验简单拒绝法方要求的不埋土试验,因为人家也有几千年的传承和习惯。结果,试验连做两年,牺牲了几十株葡萄,事实证明不埋土在怀来行不通。灌水也一样,葡萄园所在的东西不超过1公里,南北仅仅1公里的地方,过去是古沙河道,地上到地下6-7米含沙石量高,失水性强。事实证明,七月以后如干旱少雨,阳光充沛,植株在不灌水的情况下会干枯而死。单纯说好年份不灌水是教条的,连植株都干死了,没有产量,何谈好年份。
谈到葡萄酒,董继先认为要强调和体现其自身特点与个性。不应说“法兰西嫡传,法兰西巅峰之作”这类的话。不能简单的横向比较,对于葡萄酒是一种评价,没有绝对的标准,没有点不破的定论。同样,产地之争,产区之争,证明产地产区怎么好,酒如何名贵,要解释很多东西,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难免会强加一些东西,不是自身固有的因素。这种争论的结果对葡萄酒市场不好,对普通消费者的引导也不好,甚至出现了偏颇、误导。从这点讲,董继先认为中法葡萄酒要从其特点来体现一些东西,最终让消费者来认定,而不是自己炫耀或主动说些东西,以免给他人误导或误解。
她不仅仅是挣钱机器
合作项目已进入第二阶段,重点变为保证市场化运营和强化培训功能。对此,董继先思考酒庄的定位是,她是个挣钱机器,但不仅仅是挣钱机器;她是在做技术、做培训、做文化、做理念、做宣传、做推广,这是她更长远,更全面的职能。酒庄要介于之间,始终发展。
保证市场化运营要求酒庄能够独立生存和发展,这要求酒庄有效益。酒庄生存发展的基础是葡萄酒的品质,依托是酒庄模式的认可。而酒庄模式的正确与否最终是通过效益来证明。中法农场不像国内其它酒庄,没有大企业或财团的依托,董继先正筹划着综合葡萄、葡萄酒、市场、文化以及旅游等要素,为投资人提供投资抉择指导。
强化培训功能也需要酒庄有效益。法国政府做这个项目,最终还是想弘扬法国葡萄酒文化,在中国产生影响力。而这个影响力如何传播?一个是靠葡萄酒自身,二个是靠农场的技术和培训。目前在培训落实的保证方面还有点欠缺,需要酒庄有盈利。然而,考虑到培训,技术辐射和文化宣传,酒庄就不仅是赚钱机器。要让这个项目自身能生存,并支撑培训、技术和文化传播等职能,需要多条腿走路。一靠酒庄自身经营,二靠地方政府扶植,三靠以培训养培训。
这个宗旨也体现在农场具体的市场运作上,董继先提出了文化与诚信,目前葡萄酒行业最可贵的两样东西。对葡萄酒的概念和知识,我们做酒人自身不能给消费者错觉和误导。在产品走向市场的过程中,应该把葡萄酒知识性和文化性的东西传播出去。经济、文化两条腿才能走得更长远。作为中法农场要紧扣项目特点,即要卖产品,更要传播葡萄酒文化。这样,不仅给一般消费者正确的培训,也可修正一部分人的错误或误区。这对于葡萄酒知识的普及和消费市场的培养都是很有意义的。当人们对你宣传的文化认识了,产品自会被接受,且效应更持久。这被董继先形容为“攻心为上”。在价格和品质匹配上要做到与消费者诚信的沟通。对于消费者不太清楚的产品,企业就应追求产品的性价比,给消费者一个合适的价格,确立产品的信誉度。否则,与诚信相对的就是欺骗,要想克服这点,经营者就要始终把诚信放在脑海里。
示范培训,辐射效应
对于培训功能,即示范作用,董继先理解有两个层面。一是技术层面,即科研协作和应用技术等纯技术领域的培训。另一是文化层面,包括葡萄酒理念、酒庄模式的培训。这也是更高层次,锻造酿酒理念的培训,是个长期的工作。这又要靠技术和品质来保障,告诉人们,如此做才能成功。她产生的影响也是深远和巨大的。否则,有了钱盲目投资做酒庄,做出的东西很可能不伦不类,或达不到一定的层次和品质。
中法农场的辐射效应已初步显现。今年,已有两个原计划在其它地区做的酒庄项目决定移师怀来。凭借中法葡萄酒的高品质和文化理念的传播,会吸引越来越多的投资人到怀来。讲到这里,作为县里老百姓的父母官,欣慰之情蕴含在董继先的话语和神情里。中法农场的影响力还表现在对周边已有的庄园。多个葡萄园开始按照中法农场的剪枝方法改造。尽管结果多年的葡萄株在改造上有技术难度,但表明中法农场在意识上的渗透力。另外,很多产区的葡萄酒厂家也纷纷来此考察参观。眼下,董局正思考如何把培训做得更好,随着项目影响力的不断扩展,把法国葡萄酒技术与理念向更广大地区传播。
谈及中法农场对葡萄酒行业的影响,董继先认为,项目本身很强的政府合作特色,要求农场走向美好,走向规范。至少要在葡萄酒领域做出一个样板,给中国葡萄酒行业一个新鲜东西。然而,中国有七十多万亩基地,加之葡萄酒市场环境,消费者认知和鉴赏力等因素,靠一两个企业不可能改变现状或产生变革。需要时间和更大的影响力。老董坚信通过一批人,一个企业、五个企业、几百家企业,不断的影响,随着市场和葡萄酒认知的不断提高、丰富,中国葡萄酒是有前景的。从这个角度说,这个项目还任重而道远,要一点一滴的去做。
做人与做事
在谈论每件事情时,董继先常会引申提炼为做人做事的的哲理。他评价自己是个追求完美和乐观的人,做事就要做好,做到极致。我理解董继先还是个善用哲学原理思考解决问题的人。
他说,一个事情或事件,对你构成的影响,关键不是这件事本身;而是,你对这个事情的看法。这件事对你好,不能沾沾自喜,要慎重看待满足感。这件事对你产生一种伤害,构成不利的因素,不能沮丧,应该淡淡看待。总而言之,把心态放得平一些。人生也是这样,吃喝、享乐、财富、做事,顺与不顺,都是个过程,关键在自己的心态和追求。而老董追求的是实实在在、踏踏实实把工作做好。
点击注册酒圈网会员,注册会员即送酒圈网红包,可抵价等值现金,不限产品,全场通用!需要了解更多的葡萄酒相关产品信息,可以查阅酒圈网相关产品频道,在首页左侧的下拉菜单中,有各国各个产区数千个酒庄的产品。需要了解更多葡萄酒知识及酒类资讯请查阅酒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