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的经典诗句是中国古代
葡萄酒文明的历史见证,那么,张裕百年地下大酒窖则是中国现代葡萄酒酿造史的文化地标。
张裕百年地下大酒窖始建于光绪二十年(1894年),历时11年经三次改建,于1905年正式建成,为亚洲最古老的葡萄酒酒窖。在张弼士以侍郎身份向光绪皇帝奏陈的《振兴商务条议》中写道:“臣于光绪二十年,曾呈请奏设
红酒公司于烟台试办,延聘酒司,买地种植,建造酒窖,购机试酿,几费筹划,经营考验,始有头绪,将藉此以开中国之风气,为兴商之先路也。”
酒窖起先是请荷兰人雷德勿设计,张弼士指派侄子张成卿督办建造,耗时两年建成,但在1901年由于渗水而坍塌。接着又进行改建,张成卿与来自奥地利的酿酒师拔保男爵决定采用铁梁拱连、钢砖砌墙,但这些铁梁钢砖却难以承受潮湿的环境,锈蚀程度日甚一日,最终毁于1903年5月的一场洪水。面对两次失败,张成卿集思广益,决定放弃西法,采用中国传统建筑的石头发碹结构,墙壁用大青石砌成,墙体内再以石头填充,蜿蜒而下的螺旋梯亦用永不锈蚀的石条所造,并在窖内设计了排水系统,延至1905年冬初才告竣工。据当时估算,若再以纲铁材料建造,工料成本需银元50余万;而用土法建造,仅用银元20余万。
只是在建造过程中,张成卿积劳成疾,每天得让工人用小推车送他到
葡萄酒酒窖工地监督施工细节。为建酒窖,张成卿耗尽心血,英年早逝,享年仅42岁。
张裕百年地下大酒窖深达7米,共有8个拱洞,总面积1976平方米,整体方位北距海岸不到两百米,低于海平面仅一米有余,却能坚如磐石、固若金汤。1907年的《商务官报》曾记载:“即此酒窖一项,振勋(张弼士别名)改图数次,始乃成功。而将成功时,各国工程师前来观者俱为诧异,竟谓中国人有此绝大本领焉。”
张裕百年地下大酒窖最早的橡木桶,是从奥地利和意大利买来橡木板材自行加工的。这批板材的树龄有百余年,锯开的板材陈放3年,经日晒雨淋,直到寄生出野山蘑菇,并呈黑色,才被张裕选来制桶。据史料记载,至1908年,张裕已有7种规格的橡木桶共计430只。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在张裕百年地下大酒窖,至今还矗立着3只被称为“亚洲桶王”的橡木桶:桶高3米,桶宽3.1米,两端直径2.6米,容量15000公升。这样一桶
红酒可以分装750毫升标准瓶2万瓶,如果你从20岁开始每天喝一瓶,需要到75岁才能喝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