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人民网各位网友,下午好。欢迎您收看人民网本期视频访谈。广东省向来是国内酒水市场的风向标,从营销模式到渠道变革,广东都扮演着先驱者的角色。近几年来,广东省的酒类市场,包括酒类的流通领域、管理模式的创新,一直是行业讨论与分析的重点。今天,我们就请到了广东省酒类专卖管理局副局长、广东酒类行业协会会长朱思旭先生和网友探讨“中国酒类流通管理”,并向大家介绍广东省酒类管理经验。欢迎您,朱副局长,先跟我们久候的网友打声招呼。
朱思旭:大家好。我来自广东广州。
主持人:就我国酒类市场格局而言,2007年下半年酒类市场都有一些什么新的走势?
朱思旭:去年,我们全国总的酒类的生产量是4571万吨,比2005年增长20%,销售接近2300亿,增长了28%,利润和税收是497亿,将近500亿,增长了24%。从这几个数字可以看出来,我们国家整个酒类这几年增长都是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分解到具体的酒类产品,白酒、啤酒和葡萄酒这三大酒种发展势头也非常好。
白酒去年全国的产量是497万吨,销售是971亿,利税是240亿,也是增长很快的。啤酒全国的产量是3515万千升,是世界上最大的啤酒生产国,远远超过美国,美国才2100万吨左右。在葡萄酒方面,去年中国的产量是49.5万吨,增长也很快,销售是130亿,利税是30亿,这三大酒种中,从白酒方面,白酒是从2004年开始,当时2004年还是“-2”的增长,2005年开始就是“+2”的增长,一直到了去年,已经达到20%多的增长,所以可以看出,白酒的产量增长不是很大,但是在销售额方面增长非常快。
啤酒方面,也是每年都是以两位数增长,这几年远远超过了美国,所以在世界上我们是NO.1的。红酒方面,中国这几年也呈现了一种消费拉动增长的势头,这是国内的一个基本情况。
第二个刚才你说下半年国内白酒市场会呈现什么态势。中国的白酒,去年一个最大的亮点,应该说是酱香型的酒,因为白酒传统的分法可以分为四大香型、六小香型:四大香型:就是浓香,比如说五粮液,酱香型以茅台为代表,清香是以汾酒为代表,米香是广西有一个桂林山花酒为代表。
去年酱香型发展非常快,今年还会保持这种势头,在白酒方面酱香会发展很快。以前所占的比例当中浓香型占了70%,酱香大概占了15%都不到,我估计今年下半年酱香的比例会增加,就是白酒的事态应该是这样。
主持人:我们都知道广东一直不是酒类生产大省,但是它却被业界认定为是一个酒类消费大省。是这样一种状况吗?广东酒类市场在全国应该是处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呢?
朱思旭:是的。广东在生产方面,白酒方面是一个生产的弱省,在啤酒方面是一个生产大省,在葡萄酒方面可以说是一个零。虽然在白酒方面,广东一年白酒的产量大概也有30万吨左右,但是价格和品质方面,相对比较低,价格大部分都是10块钱/箱。主要的市场是以广东省以外的省份所占领。我们说有一个“二八理论”,广东地产酒占了整个农村市场的80%,拿走了20%的利润,80%的利润是给广东以外的省份拿走了。所以在广东以外的兄弟省份,它们的酒到广东主要有这么几种:一个是茅台、五粮液、剑南春、泸州老窖这么一系列的品牌名牌酒。
另外就是高端的文化品牌,比如水井坊、国窖1573、现在新的郎酒也出现了,叫红花郎,第三类还有贴牌的酒,就是广东人自己用自己的网络,到外省去贴牌生产,在广东销售。第四种就是刚才说的广东的地产酒,就是低级酒。所以在白酒方面,广东的销售大概一年超过了80多亿,接近100亿左右,就是整个白酒的销售。但是这里面,白酒的结构大概是这样的情况。
关于啤酒,广东应该是一个生产的大省和强省,广东一年啤酒的产量接近了300万吨,广东今年生产能力接近500万吨,在全国排老三,所以是一个生产和销售大省。
关于葡萄酒,广东因为不适合种植葡萄,所以没有生产葡萄酒这样的条件,纯粹是一个消费的省份。但是一年消费20亿左右,这些消费主要是国内的名优酒厂的葡萄酒,以及国外的葡萄酒到广东来销售,所以从广东总体来说,总的消费一年大概超过了200亿人民币,啤酒一年的生产值大概80亿人民币,白酒就很少,白酒大概是不到20亿,就十几个亿人民币,这个要由统计局来统计还没有统计清楚。总体来说,广东是一个“消费大省”,是一个“生产小省”,所以是这么一个结论。
主持人:您刚才说广东对是一个“消费大省”、“生产小省”,能不能为我们网友简单介绍一下,广东省的酒类消费有着什么样的特点?今后有什么样的趋势?
朱思旭:广东就消费的特点来说,也是按照酒的品种来说,要说白酒方面消费的特点,在机关团体这一块引导消费还比较明显。所以,在做销售方面,有些企业到广东销售白酒的时候,往往是从一些主要有影响力的人物开始做一些公关的工作,比如说,一些名人、政府官员从这方面开始,因为这些人喝了什么酒,下面的人很喜欢跟着喝什么酒,还是有这样一种趋势的。
主持人:朱局长,您平时喜欢喝什么酒?
朱思旭:我的爱好稍微广泛一点,因为我也是中国酿酒协会高级品酒师,所以爱好广泛一点,平时每天喝点葡萄酒,在外面应酬的时候就喝一些白酒或者白兰地,中国的白酒像茅台、五粮液这些都喝。
主持人:我们回归到我们的正题来,您曾经向媒体提出过,广东省的酒类专卖局首先提出“泛珠9+1联盟”这个概念,目前这个倡导有没有得到其他地区的响应?
朱思旭:对于“泛珠”这个概念,因为我们也是借助我们广东以及香港、澳门提出的省份提出“泛珠9+1联盟”,现在政府的层面都在做着这些工作,企业方面也有很多的对接。但是作为一个行业协会来说,现在还没有这么做。我们提出“泛珠9+1联盟”这个概念,也是基于几方面的考虑:首先四川和贵州是我们国家的生产大省,我们广东、湖南这些省份都应该是消费的大省;香港、澳门是红酒消费比较厉害。所以,第一方面,有一个产品优势方面的互补。他们提供一些产品会到广东这些地方来消费,所以这是一个互补关系。
第二方面,从技术的层面来说,刚才说四川、贵州的它们的酒质量比较好,而且现在性价比也比较好,他们也有很多好的技术,广东目前还没有生产出高档的酒,我们也希望通过这个“泛珠9+1联盟”进行一些技术方面的联盟,通过贵州和四川的技术来提高广东的酿酒技术。同时广东也有大量的营销人员,也可以提高贵州、四川销售方面的理念。
第三方面在人才方面也可以做一些相应的互补。他们的技术人员可以到这边进行交流,我们的销售人员可以到他们那边去交流。
第四方面,资本方面。贵州和四川的酒卖到广东以后,广东这些老板产品做好了以后,他们可能会有一些资本,回过头来到那边投资。还有我们协会之间,最关键是酒协会之间一个平台之间的合作。因为我们每年在广东有一个酒类博览会,也可以作为一个平台,做一个资源共享。
所以我们提出这个“泛珠9+1联盟”以后,也得到了一些省份的响应。比如说湖南,我们酒吧的刘飞都很积极响应。四川我们也和他们做过相关的沟通。大家都赞成这个事。现在刚刚是在启动。
主持人:您刚刚也提到了广东的酒饮博览会,我们知道广东酒协已经连续三届举办了酒类的博览会,第三届刚刚是在6月28号到30号在广州召开,您觉得酒饮博览会的召开给中国的酒类行业发展带来了什么?
朱思旭:我们办这个酒饮博览会,其实纯粹是服务性的一项工作。首先定位广东是一个消费的大省,所以,就把酒类博览会办在广东,人家来这里卖酒,机会比较好。所以首先是一个“消费大省”。第二,为办这个酒类博览会,我们每年在中国糖酒会的时候,我们都派出协会组团带来大量的经销商,组建了一个叫做“广东酒类行业协会”的酒类采购团,参加近几届中国糖酒会,又“走出去”、又“引进来”。
“走出去”就是带采购团出去,“引进来”就是提供博览会这样一个平台,让国内各类酒类的生产商到广东来展示,同时把国外的葡萄酒、烈性酒也引到广东来,做这样一个“桥头堡”的作用。展销会因为只是三天的时间,时间很短, 下一步,尤其是国外的葡萄酒、烈性酒回来以后,他们的酒有些带得很多,也许有一个保税的问题,有些带多了以后,要带回国去很麻烦,所以以后我们会在广州保税区设一个的不落幕的展销会,让他们的酒放在保税区里面继续展示。
同时我们还会有广东扶持的有一两百家广东做的连锁企业,也可以和这些展销会进行对接,所以这个展销会一方面可以宣传自己,第二方面,也可以得到一些信息,第三方面我们也提供一些销售的平台,他们可以借助我们的销售平台,把它的产品销售出去。
主持人:我们知道在我国的酒行业当中,白酒占据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朱局长,在2007年一开年的时候,白酒的价格呈现一片涨价的趋势,您也曾经面对媒体的时候表示说,白酒涨价是一个大的趋势,您能告诉网友其中的原因吗?
朱思旭:白酒涨价有多方面的因素,第一,最近大家也知道食品涨价,粮食涨价,粮食涨了以后,白酒主要的原材料还是粮食,粮食涨价以后,酒成本增加了,必然也会涨价。我刚刚下飞机,听到北京的猪肉20块钱一公斤了,也是在涨,最近食品整个势头都在涨,粮食涨,酒也跟着涨,这是一个整体的情况。
第二,白酒目前性价比和国外比还没有到达自己价位,尤其现在洋酒:白兰地,比如轩尼斯,包括马德里、人头马、拿坡仑、XO,现在都接近900块钱,1400,就是700毫升的,茅台酒厂的酒也就是1400块钱一斤,按一斤半算的话,也就是600块钱左右,所以我们的价位和国外来说还有一定的差距。
当时的烟草也是,刚开始洋烟进来的时候很贵,国产很便宜的,但是随着烟草质量的提高,价格涨了,后来国产的烟远远超过了进口的烟,我们的酒,我估计也会出现这种势头。白酒是中国的“国粹”,也是世界四大名酒之一,所以中国的白酒,有可能在价格上超过洋酒,尤其是以茅台、五粮液、剑南春、泸州老窖代表的这些名优酒。
主持人:在我们国家除了白酒以外,葡萄酒也是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您怎样看待我国葡萄酒业的发展?
朱思旭:葡萄酒在中国历史也是很长的,只不过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现在葡萄酒的技术,在国外比较成熟。我们最近刚刚去了南美洲,他们那里的葡萄树都是100多年的葡萄树,我们国家的树也就是80年代末,90年左右开始种植的。所以国内的葡萄酒从树龄来说,当然我们不太讲究树龄,当然也是酒产品质量的依据之一,国外的葡萄酒树龄很长,种的葡萄最好的葡萄是30―50年树龄,然后生产出来的葡萄果实比较好,我们国家大概是十几二十几年左右。
第二,葡萄品种方面我们国家也在培育,国外比较成熟,国外的一些很成熟的葡萄品种,比如说梅路等都非常成熟,当然我们国家现在慢慢也成熟了。
第三,工艺方面也是,国外是几百年的酿酒工艺,我们国家葡萄酒的工艺也就20多年,和国外还是有一些差距。第四,做出来葡萄酒方面我们的质量和国外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在中国的葡萄酒,和国外有差距,但是,也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葡萄酒的消费肯定是越来越厉害,因为这几年一直是呈现两位数增长的,发展非常快。
主持人:目前,我国葡萄酒是否进入了一个“庄园时代”呢?
朱思旭:我感觉还没有完全进入“庄园时代”。刚才说了庄园葡萄酒一般起码要有二、三十年的历史,“庄园”的概念,就是在“庄园”里面种植葡萄,在那里采摘葡萄,在那里发酵、罐装最后出来的葡萄酒,才叫“庄园葡萄酒”。这里面也有一个历史,刚才说了起码有二三十年以上的,可能叫“庄园葡萄酒”合适一点。我们国家个别的会有了,十几年,将近20年的,所以刚刚踩上了“庄园葡萄酒”的门槛,还不能说完全进入了这个时代。
主持人:能给我们介绍一下目前达到庄园酒标准的品牌与企业吗?
朱思旭:比如说“华夏长城”,我记得它应该有90年的葡萄树,华夏长城拥有A级的庄园葡萄酒,还有张裕葡萄酒,包括王朝这几大名酒还是可以的。
主持人:记得2005年的时候,您曾经说过,2005年是广东葡萄酒消费元年,通过2005年和2006年两年的市场印证,这个说法是否得到足够的印证?
朱思旭:2005年是我们国家葡萄酒的关税下降的底线了,2005年进口葡萄酒的瓶装已经下降了10%,散装的葡萄酒是14%,所以关税的下调,使国外葡萄酒大量进入中国,会对中国的葡萄酒企业形成一个巨大的压力。所以那一年,国外的葡萄酒已经开始进来了,我们在品尝时也有了对比了,大量的消费者也有了对比了。因为在2005年以前,我们喝的比较多的还是以国产葡萄酒为主。
刚才我前面已经说了,国产葡萄酒从品质和价格方面还不占有优势。国外的葡萄酒从品质和价格方面是占有优势的。由于2006年关税下调以后,我们的老百姓已经可以喝到性价比比较好的葡萄酒,所以在这个时候,应该说是国外的葡萄酒和国内葡萄酒,从那年开始,要在国内市场进行一种“博弈”,所以我认为,这一年是很关键的一年。
主持人:现在和当初您的判断,就是2005年、2006年的市场和您当初的判断是一样的吗?
朱思旭:我觉得是一样的,尤其是今年以来。由于国外的葡萄酒现在大量的进入中国,国内的葡萄酒已经面临压力了。现在我们大家喜欢喝葡萄酒的人,都已经感觉到喝国外葡萄酒比较实惠,口感上、价格上比较实惠,国内的葡萄酒,虽然以前销售得相当好,但是我觉得这几年国内葡萄酒在广东的销售已经有所下跌,因为国外葡萄酒已经进来了,所以我们国内的葡萄酒厂应该有一种危机感,要提高自己的产品质量,降低自己的价格。这样才能在广东这个市场上和国外葡萄酒进行“博弈”。所以我说,已经出现了这种现象。
主持人:现在很多消费者喝葡萄酒都喜欢看年份,不知道您是不是也同意这个观点?比如地球人都知道,92年的葡萄酒是比较好的,因为92年的葡萄产量非常好。
朱思旭:92年中国的葡萄是最好的。
主持人:市面上出现了很多很多92年的葡萄酒,几乎是喝之不尽,取之不绝,所以消费者就有很多的疑惑,难道92年产的葡萄酒都没有喝完吗?为什么出现这样的状况?
朱思旭:这是喝葡萄酒的人刚刚有对年份有一个粗浅的认识,刚刚有点概念的时候,人家把他误导了。因为在国内,92年的葡萄树还是不错的,因为他们是讲“3S”,一个是沙滩、一个是海洋、还有一个土壤。当时还有一个阳光,很讲究这个。因为它和当年的气候、土壤、阳光有很大的关系。92年的葡萄品质比较好,所以当年生产出来的葡萄酒相对也是比较好。但是是有量的,因为,国外的一些葡萄酒每亩每公斤的产量是有限制的,并不是说采不完,甚至最低的有300公斤的,就是一亩是300公斤的葡萄,为了追求品质。刚才说出现这种现象,刚开始可能有人宣传,喝葡萄酒要认年份,那个年份很好,所以好多人就开始追求这个“年份”的酒,应该说92年的葡萄酒喝得差不多了,现在已经是名称了,已经不是年份了,应该是“92葡萄酒”这样一个商品名称,不能说92年那一年采摘的葡萄酿造出来的酒。
因为,目前有三个年份是最好的,就是这20多年以来,一个是82年的,那一年的葡萄是最好的,做出来的葡萄酒也是最好的,在法国波尔多。第二个是96年的,也是可以得100分的。第三个是2000年的。国外一直在宣传这三个年份,这三个年份葡萄最好,做出来的葡萄酒也是最好的,价格是非常昂贵的,差得很远。82年法国拉菲现在销售一瓶要3万多块钱,而且现在还买不到。96年的拉菲,在去年春节前是1.3万左右一瓶,2000年大概是八千块钱左右。昨天晚上有人告诉我,2000年拉菲的葡萄酒是1.6万。就在半年的时间,就涨了一倍。
所以这真正是年份,一方面它确实是好酒,另一方面也有炒作的成份。
主持人:国家针对葡萄酒的年份也推出了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将在2008年1月1日实施,标准规定,“葡萄酒标注的年份必须要是此瓶产品的葡萄原料采摘的年份,并且该年的葡萄汁含量必须达到80%以上”。您认为这个标准的出台,将会给葡萄酒生产的发展带来什么样的规范?
朱思旭:规范葡萄酒的生产、引导葡萄酒的消费有很大的帮助。因为从法律的层面把这个事情明确下来,以后造假的就更少了。中央电视台曾经曝光过烟台和河南明泉有一些葡萄酒,这个就完全没有按照国家生产葡萄酒的规范来操作。刚才说那个标准如果能出台,我们所有的葡萄酒厂,起码要用原汁来发酵葡萄酒,不能一半的汁做葡萄酒,一定要100%的葡萄酿造出来的酒叫葡萄酒,这是最基本的。
上次曝光的那个,连葡萄汁都没有,那整个是造假。第二年份酒规定是80%,当年葡萄酿造出来的酒才是葡萄酒,这也是对规范年份酒非常有好处,所以这个规定出台以后,对引导我们老百姓的消费,买哪个年份是最好的,喝哪个年份的酒也是有量的,有限制的,喝完就没有了,这样的话对规范消费、规范市场有帮助。
主持人:您刚刚提到了酒的造假的问题,可能在白酒、红酒和洋酒当中,造假最厉害的应该是洋酒。之前有媒体曝光过,洋酒的造假技术非常高超,您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能不能为消费者出出招,怎么样辨识洋酒的真伪或者国家有没有出台这方面的规定标准,帮助消费者辨识真假洋酒?
朱思旭:假酒的结构,我们这几年,酒类专卖管理局对打假方面力度非常大,每年在广东那里打假的货值超过六千万人民币。6千万人民币假酒的结构来说,前几年洋酒的比例很大,但是这几年,我们国产的名优酒比例大了。去年我们统计的,刚才说6千万假酒当中,它所占的比例大概是30%左右。其他70%左右是我们国产的名优酒为主。我们什么产品卖得好,什么假得就多,70%里面还有细分的结构,我就不好指细分哪个厂了,当时说到什么酒卖得好,当时就是假酒卖得最多。
刚才说洋酒和国产酒这两块假酒多,怎么样鉴别?我们有几种办法:第一个就是我们首先买酒的时候,比如在广东,起码要在正规的商店,有酒类批发许可证、酒类零售许可证,这么一个有资质的,这样一个正规的商店去买,如果它连经营权都没有的,首先它卖酒就是不合法,第二它根本不懂酒。所以,首先要到一些大的商场去买。这是基本的条件。
第二,你如果喝到假的怎么办,我们也有一些鉴别的办法,首先你买酒的时候要先看,包装、印刷这方面,要非常清晰,真真正正的厂出的东西,不会粗制滥造的,都是很清晰的,标识很清晰,当然还有防伪的标志。一般消费者可能不知道,但是喝到假的怎么办?第二步就可以到我们哪里去,我们有一个投诉电话,也有感官上的鉴别。我们稽查人员接受了国内国外酒厂感官方面培训的。洋酒也好,国内的名优酒也好,没开瓶可以拿到我们那里,我们的稽查人员可以进行感官上的辨别,假的100%都是假的,我们可以开一些证明给他。
还有一种开了瓶的,喝了,感觉不对劲了,在广东我们还有一个广东省酒类检验检测中心,这个检测中心是经过了国家实验室认可委员会认可的,它所出具的报告,也是得到国外43个国家都承认他们出具的报告,可以把你的酒拿过去进行检测。这个检测中心可以把洋酒基本上检出来真假。比如说芝华士、还有黑牌,现在喝得最多的轩尼斯、还有XO,它现在造假的往往是这样,用低档酒冒充高档酒,比如说仙尼斯,有一个VSOP就比较便宜,它可能就拿XO的酒瓶,喝完以后把VSOP灌到XO里面去,再做包装上的手脚,这也没有关系,把酒送到我们那里,我们可以鉴别出来,我们有仪器,通过检测中心的仪器检测出来。因为我们派了很多人到国外学习,到法国、英国学习这些技术。所以消费者喝了假酒,首先自己学会辨别,第二可以送到相关部门进行一个鉴定。
主持人:针对您刚刚说的很多高超的造假技术,我们知道广东省早在几年前就已经推出了“放心酒”工程,并且也组织了几场大型的打假活动,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状况吗?同时广东省在这方面又有什么好的经验可以给其他省市地区学习并借鉴的?
朱思旭:我们推进放心酒工程,主要是在2005年的时候,广东出现了“毒酒”事件,我们叫“5·11”,当时广州毒死了11个人。出现这种事情以后,我们非常重视,我们就提出要推进“放心酒”工程,后来经过经贸委、工商、质监以及卫生等九个部门,通过大家一起研究,最后出台了一个叫《广东省放心酒工程实施方案》,这个方案的出台,也成为了我们在推进放心酒方面的一个依据。这几年,我们推进“放心酒”也做了大量的工作。首先。
第一个打防结合。所谓“打防结合”,就是打击假冒伪劣商品,是我们日常工作的一个重要的部分。所以我们广东省酒类专卖管理局的稽查人员,每个礼拜都有三天在外面巡查,一个是巡查大卖场,巡查烟酒行,巡查酒楼,我们都会进行巡查。同时,我们也会接到现报,经常捣毁一些窝点,每年我们捣毁五、六十个窝点,都是造假的窝点,是农民出租屋,买了一些旧的酒瓶子,路易十三,包括理查,买了一些酒瓶子,把低质酒灌进去,没有良心的不用低质酒,就用色素、食用酒精,香料然后把它灌进去,然后用灌瓶器把它压好。然后就到商场、市场去卖,这一方面我们平时打假方面力度很大,日常都会进行一些检查。这是“打”。“防”方面。
我们通过行业协会的行业之力,最近我们也在推进产品方面,我们进行相关方面的贴标,比如我们有一个信息部,每一瓶酒,我们是没有强制推荐的,是采取企业自愿,每一瓶酒进行贴标,消费者通过买酒以后,看到这个酒有防伪标识,有行业协会贴的标,同时输入短信,也可以查到这个酒的编号是真是假,这方面我们也在做,这是“防”。
第二,就是打疏结合。一个也是“打”,另外一个是“疏”,去年,我们通过行业协会,对广东省的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有一些相关标准的论证,发放了21个广东省“放心酒”生产企业,这21个生产企业生产出来的酒基本上都是放心的,我们监管很严厉。另外发了23个“放心酒”流通示范企业,我们也是经过严格审查,而且也是控制数量,因为我们流通企业很多,广东批发企业30多个,我们才发放了21个,这个有示范的作用,但是生产企业,我们各种生产企业有700多个,生产是21个,流通23个,零售有几万个,所以我们控制得很死。通过疏导,示范性的作用,让大家买“放心酒”。当然这23个示范企业里面流通企业,有一些是连锁店,我们鼓励流通的新业态,这些连锁店,这些流通企业像广东中外名酒专卖店,广东名酒专卖行,这些店都不卖假酒,都在我们范围之内。推进“放心酒”主要是这两个措施。
主持人:朱副局长,您对北京的酒类消费市场有什么看法?
朱思旭:北京我好久没来了,但是我原来在北大读书,尤其是管了酒以后管得比较少了,但是听说了一些,首先北京销售市场方面,我感觉和广东有类似的地方。酒类的销售有三种品牌,一种全国性的品牌,是以茅台、五粮液、剑南春、泸州老窖为代表的,北京卖得好,广东也卖得好,这是共性的。像五粮液和茅台,北京卖得非常好,我知道,茅台在北京销售是全国第一,山东、河南、广东是第四,这是共性的。北京销售茅台是非常紧张, 我非常情形这点。这是共性的地方。
还有一个方面,北京更突出一个特点,就是集团消费那一块,比广东突出,甚至有引导的作用,但是我不是很提倡,比如出了很多内供酒,比如某某内供酒,这个我不好特指了,比如说什么机关的内供酒,这一块,我觉得不适合提倡的,比如茅台酒厂也好,五粮液酒厂也好,可能有些要做一些,茅台酒厂的董事长跟我谈过,他现在没有做内供酒,当然这里还打了很多这方面的。领导喜欢喝这个酒,下面就流行这个酒。也有相同,也不太一样。
第三,北京管理机构刚刚成立,听说编办批了,就是酒类管理机构。以前的监管主要是在工商部门和基金部门管,现在酒类管理部门成立以后,可能加强这方面的监管,北京的假酒也不少,我们那里也不少,但是我们比较高雅,相对好一点。因为我们人员都经过了专业技术上的培训,北京的机构一旦成立以后,要接受相关专业性的培训,我想北京的酒类市场可能会越来越好。
最近国际洋酒协会也在跟我谈,他说想找商务部、国家酒类流通管理办公室,想借2008奥运这个平台,提倡健康喝酒、放心喝酒,因为世界上最大的公司帝亚吉欧,第二大公司是保罗利加,这几个公司组成了一个国际洋酒协会,是维护知识产权,同时提倡健康喝酒,所以他们国外的协会,现在都到中国来,提倡中国健康喝酒、少喝假酒。我也希望北京也把这项工作能够重视起来。
主持人:今天非常感谢朱副局长做客人民网,期待我们的消费者普遍可以地喝上放心酒、健康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