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之于我们这个城市,正是改变生活的加速度。好比“酒吧”两字,10年向前,乃是城市生活的潮流先端,似乎只是一小个时髦动物群落的聚集之所;而10年向后,则已经不再算得上是“时尚”。去酒吧消磨掉一个个风情流动的夜晚,实在只是这城市里普罗大众人尽可道出若干心得的日常生活。
我们有越来越多的选择,有越来越多的纵乐方式,只以酒吧论:顶尖DJ轮番空降的最前沿跳舞俱乐部、饮酒如饮桶装水的时髦夜场、从BLUES到NU-JAZZ全线可奉的爵士酒吧、推销精英梦境和弛放气氛的LoungeBar……酒吧就像是城市生活多元化的标本,最好的一切尽皆报到。
我们这次关注的这些男人们,几乎每天的上海夜空,都可听闻他们于酒吧弹拨而出的乐声,然而他们却并非夜生活潮流风头浪尖上的人物,10年,甚至更久,却只如一夜,只在若干以音乐为主题的酒吧里演奏或者演唱。
而且,他们的表演风格,称不上先锋,算不得另类,甚至时常连“新”字都不搭边。那些粤语歌黄金年代的老歌,谭咏麟、张国荣、梅艳芳,是他们时常演绎的曲目,还有那些听到前奏第一个起音便可哼出副歌最末一个曲调的英文老歌。其实这些歌,在若干年前,他们刚刚开始照着录音磁带“扒谱子”的时候还算是流行新曲,时至于今,则已经是经典老歌。当然他们也会排练些最新最口水的歌曲,甚至连《老鼠爱大米》、《童话》这些俗调,也可能会是演出时的热场曲目。可是,摇滚、金属、爵士、拉丁,一个变调即出,他们的水准绝对专业圆熟。
至于杨坤的歌,通常他们曲曲拿手,这个从酒吧里唱出来的黯哑又高亢的声音,每每他们演绎来,会是该夜最令听者动容的片段。歌者的歌声会足以乱真,而演奏的即兴华彩也通常出于是曲,因为杨坤便是他们的兄弟,曾经并肩于同类的舞台上,如今亦不减那江湖风声的气息。
他们演出的场合,通常在招牌后边大大标注上“音乐酒吧和餐厅”。没错,他们就是这城市夜晚的热闹底下,最坚实又真实的一群人。他们见证并历验着上海酒吧文化的发生和发展。他们的音乐风格和市场和商业牢牢铆合在一块儿,客人喜欢听什么,他们就演奏什么,怎样会让酒吧的生意兴隆,他们就怎样改变自己的演出内容。从来不讲什么高调,理想呀,激情呀,这些他们都不缺,可他们都牢牢认定音乐就是他们的职业,这是最基本最基本的属性。那些繁花迷眼的音乐概念、夜店潮流、前沿风尚,凋谢就像开放那样轻而易举。而他们一直在那里,每个晚上,在若干只以吉他、贝司、鼓、键盘及人声构成舞台全部、不轻易容纳更时髦元素的音乐酒吧和餐厅,他们弹拨着上海的夜色。通常他们都已经不年轻,他们做着他们的年龄里最心安理得又恰如其分的事情。
灯光未及处一切如此安好
差不多4年前一个晚上,邵敏接到褚伟明的一个电话。褚伟明说:哥们,我们现在缺个贝司手,你回来吧!这时,邵敏离开酒吧的舞台、去经营父亲的广告公司已经4年。这4年,他一直花力气习惯每天早晨起床、上班、处理各项公司事务、见客户、吃工作餐、准时下班、回家、陪太太和孩子的生活状态。他刚刚领来一条小狗打算好生侍养,家庭生活已然很像模样。他回答阿明说:让我考虑一下。
2分钟以后,褚伟明就听到了邵敏的回答:好!
就这样,邵敏重新回到他的乐队:邵敏、褚伟明、陈伟、董音。这个组合一直完整到现在。在ARK,他们是最基本的演出班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