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本店   会员请[登录]  新用户请[免费注册]

关注老宓讲酒

查看购物车 现金兑换券 选购攻略 所有分类 用户申诉

团购热线

所有文章 > 美容与健康(Wine Life) > 热点趣闻(News!) > 葡萄酒报道(Wine Post) > 酒,填满理性和荒谬之间的空白(二)
酒,填满理性和荒谬之间的空白(二)

  后来,他又在《襄阳行》诗中做了一个乘法:“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在《将进酒》诗中还说:“会须一饮三百杯。”动不动就要喝上三百杯,还让人家牵出五花马,取出千金裘,给他换酒。也没有人考证过那时侯酒杯的大小和酒精含量的高低,但是估计李白的酒量肯定没有他自己吹嘘的那么厉害。

  也难怪李白狂放,盛唐时期的诗人,几乎个个都是诗酒狂客,这个精英荟萃的创作群体,用酒与诗把时代的精神和民族的心态表现得潇洒狂放,树立了诗酒的高峰。

  唐代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库有余粮则酿酒业发达,酒已不算是奢侈品。所以诗人又把饮酒聚会、吟诗作赋两项活动融为一体,文人们常常集体酗酒,集体激发诗歌创作热情。诗酒最相连,真正做到了诗酒交融,形成了无酒就无诗,有诗必有酒的独特文化,赞美酒的诗歌更是不计其数。

  “李白斗酒诗百篇”,这个名句被引用最广,也最令人赞赏。后世文人既赞赏李白的才气,也羡慕他总能开怀畅饮,似乎从不用担心酒钱。但这就是李白,就是谪仙人,不囿于世俗,三百杯之后直通天界。杜甫就要可怜得多了。他写李白的豪饮和豪文,一半亲热一半眼热。“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他虽说也写豪文,却很少能够豪饮,只能写下“酒渴思吞海,诗狂欲上天”这样的诗句过过干瘾。到了晚年,甚至“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连杯浊酒也喝不起了。

  所以,后世之人崇敬李杜,但羡慕的却只是李白。能敞开喝酒,不管尘世纷扰、庶务繁杂而一醉了之,到底还是率性洒脱的。欧阳修道德文章为当时楷模,他却也是个妇孺皆知的醉翁。他那篇著名的《醉翁亭记》,从头到尾一直“也”下去,酒气如虹贯穿全文。天地山水之乐,皆因有酒。无酒不成乐。“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人之乐,其实就是豪饮为媒,豪文为体,仰星汉灿烂,俯纤尘悲欣。一管三寸狼毫在握,一樽般若汤入喉,以大智慧得大欢喜。

  小酌和小品

  苏东坡也是著名的酒徒。“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从他嗜酒如命的神态,可以寻到李白和白居易等人的影子。评论家们说,他的诗,他的词,他的散文都有浓浓的酒味。正如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大多数杰作一样,假如抽去酒的成分,其色香味都为之锐减。

  按理来说,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苏东坡应该被归入豪饮豪文的门类之中,但是他酒量不行。他自己就很豁达地表示,他的确是喝一点就醉的。但是他又辩解说,我喝一点而你喝很多,既然效果一样是醉,那又何必要比较酒量大小呢?

  更重要的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从来不缺少雄奇的文章,与之相比,灵动的小品则是太少了。苏东坡小酒微醺时候的小品和情态实际上更加迷人,正如《菜根谭》中所谓“花看半开,酒饮微醺”的趣味。在被放逐黄州时期,他常于月色中放舟江上,饮酒作乐。回家晚了,还时常进不了门。这些经历想必在大学时候半夜翻过围墙的人都能会心一笑。“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喝酒错过了门童的作息时间,既然进不了门了,那就索性听江水滔滔,这是多么好笑但又多么优雅的诗篇!闲暇好景,酒意温软,心中一片祥和。

  苏东坡还写过一篇绝世的妙文,《承天寺夜游》。大概是某夜喝了一些酒,本来已经躺下准备入睡,偏偏酒意阑珊,见窗外月色清凉,便披衣出门往承天寺找朋友散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文章总共才两三百字,但这样瞬息间动人的快乐,这月色下宁静闲适的心境,这酒精浸润下如此协调的感性和理性,旷古少有。

  今人若设想苏东坡的样子,那还是酒后写小品的苏东坡更加可爱些吧。喝过酒了,甚至教育孩子也变得吊儿郎当起来,说希望儿子不要聪明要糊涂才能保平安。大概自己聪明绝顶却并不顺心,故此也常需要喝点酒变得糊涂些吧。

  东晋的陶渊明比苏东坡早想通了几百年。他在《责子》诗中写道,“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教训孩子的时候和苏东坡一个论调。陶渊明对酒的喜爱毫不逊色于任何人,他当彭泽令,其时衙门有一点公田。他下令悉数种粳以便酿酒,连吃饭都顾不上了。还是他夫人力争,才分出一半公田种谷米,为稻粮谋。弃官之后没有了俸禄,再想喝酒,钱就成了问题。然而回到四壁萧然的家,最初使他感到欣喜的是“携幼入室,有酒盈樽”。但以后的日子如何,可就不管了。

  他的诗中有酒,酒中有诗,这二者对他来说完全是生活的情趣所在。所谓田园诗人,若是没有了自己酿制的米酒和自己妙手偶得的佳句,也就混同于一般的田野村夫了。所以,他会在诗句中喜滋滋地说,今天又在哪个村子里喝了些酒,回来时在桥边摔倒了。索性就不起来,躺一会儿等酒醒些了再继续往家走,农人见了也并不取笑他。附近的农人大概都知道先生的大名和逸事吧。

  陶渊明写《归去来辞》,是不肯为那酿酒的公田和五斗米的俸禄折腰,酒固然重要,却也不是什么酒都喝的。所以说,看似好酒的这些文人,最终却能“不为酒困”,在原则问题上决不让步。“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酒喝到这个份上,人做到这个份上,真的是潇洒极了。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0 条评论

用 户 名: 酒圈网友
电子邮箱:
评论等级:
评论内容:

购买前请确认达到法定饮酒年龄!酒圈网不销售任何含酒精产品给18岁以下人士!

京ICP备2021022079号-1

公安备案号:110107000065

营业执照编号:911101087684815340

食品经营许可证编号:JY11108010830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