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 简称赛萨尔的赛萨尔·巴尔达西尼(Cesar Baldaccini,1921—1998)生于马赛,一九四三年迁居巴黎。一九六零年,他推出了他那著名的《浓缩》:碾碎的汽车以及其它受到类似遭遇的耐用消费品。他为自己使用金属片辩护——“卡拉拉大理石过于昂贵,而旧铁片遍地都是”——,而且如同炼丹术士似的,居然成功地将其化为艺术作品。一九六六年,他转向更柔顺的塑料,并“扩展”到聚氨脂,对我们的时代作出了不容置疑的贡献。他为罗思柴尔德木桐一九六七年酒签绘制的构图也笑纳了当今的人工制品:长号螺母及螺栓。
博纳(Bona)
1968: 意大利画家博纳·蒂贝特里(Bona Tibertelli,1926—2000)于一九五零年与安德烈·皮耶尔·德·曼迪亚古斯(Pieyre de Mandiargues)结婚,他将她带进巴黎的前卫知识分子圈。她的才华遂在异想天开的画面中得以发挥:巨人模样的曼德拉草根,怪异的贝壳。作为一个虔诚的超现实主义者,她实践“移画印花法”或称自动绘画。一九五八年她移居墨西哥,从那时起,她的作品便向抽象演化,并使用水泥及饰粉这类新材料。她发现她的最大成就在于由立体派所创立的一种技艺:拼贴画。她为罗思柴尔德木桐一九六八年酒签绘制的嗜酒母羊,颇值与莱昂诺尔·菲尼一九五二年设计的酒签一比。
约恩·米罗(Joan Miro)
1969: 生于卡塔兰的约恩·米罗(1983-1984)在一九一九年移居巴黎,并由安德烈·马松(André Masson)介绍给超现实主义者,安德烈·布勒东(André Breton)将他当作精神上的亲族来欢迎。一九二四年,他奠定了自己的风格:一个具有强烈色彩、外形及象征的世界,昆虫莫名其妙的惊恐万状,然而却充满了童稚的光明及无邪。他的全部作品都激发了同一个基本问题:这些在母腹中躁动的幼虫意味着黑暗的恋母情绪怪想,抑或只是面对着灰色的日常现实兴致勃勃地繁衍孳生?他为罗思柴尔德木桐一九六九年绘制的酒签的主体是一颗硕大而血红的葡萄,还包含着对罗思柴尔德家族的含蓄又聪慧的敬意:罗氏赛马时的颜色——蓝与黄。
马克·夏加尔(Marc Chagall)
1970: 画家、版画家和雕塑家马克·夏加尔(1887-1985)生于俄国的正统犹太家庭。在对巴黎进行了一次早期工作访问之后,遂于一九三二年在那里定居;二战期间住在美国。他的绘画综合了犹太及俄国文化传统,是一个似在空间飘浮的世界,半属真实,半属象征。我们发现,人类生活的所有重大事件都是由持有孩提式的天真无邪、对生动色彩乃至农家场院家畜的热爱那种目光来观察的。夏加尔选作罗思柴尔德木桐一九七O年酒签的画面,把我们带到一处地方,那里虽然没有葡萄酒,却有由鸫鸟撒拨或是由母亲喂给孩子的栩栩如生的葡萄。
瓦西里·康定斯基(Vassili Kandins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