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起兼并狂潮
彭作义把商场看作是战场。在这个战场上,凭着他对青岛啤酒这一品牌价值的自信,凭着他对中国啤酒市场的精辟分析,在重新夺回和稳定了本地市场之后,他开始着手实施以“大名牌战略”为主导的“跑马圈地”行动,导演了中国啤酒业前所未有的战略重组“大戏”。彭作义本人也因此在业内赢得了“彭大将军”的美誉。
彭作义认为,啤酒业的发展靠规模,没有规模就谈不上竞争能力和优势。因此他发动了一系列“兼并战役”。
部分业内人士曾经用“啤酒业救亡”这个词,来形容青啤引发的一连串购并行动。彭作义认为将青啤在全国的购并行动比喻为“南征北战”。他像一个在沙盘上推演战役行动的将军一样,将青啤在全国的行动分成几大“战区”,并设立了“司令部”,如淮海事业部、华东事业部、华南事业部、东北事业部等。以这些事业部为区域核心,青啤不断攻城掠地,占领一个又一个市场堡垒,青啤的品牌大旗开始在全国飘扬。
1997年8月和9月,青啤就近收购了平度啤酒厂和日照啤酒厂,正式打响新一轮兼并战役,开始实施从“产地销”向“销地产”的战略转移。
链接:部分业内人士曾经用“啤酒业救亡”这个词,来形容青啤引发的一连串购并行动。彭作义着手实施的以“大名牌战略”为主导的“跑马圈地”行动,导演了中国啤酒业前所未有的战略重组“大戏”。他本人也因此在业内赢得了“彭大将军”的美誉。
创造青啤购并模式
青啤的购并狂潮,就体现了彭作义大胆而又超前的决策意识和决策能力。不过,彭作义的“胃口” 毕竟显得太大了,因此引起了一部分业内业外人士的担忧:青啤能“消化”得了吗?
但彭作义却十分自信,他认为,青啤有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履行着科学的决策程序,有一个高素质的品牌、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一个不断创新的体系、一套成熟的技术、一个良好的市场网络,因此不仅吃得下,而且也消化得了。
按彭作义的战略构思,青啤走了一条“先建市场、后建工厂”的独特的购并发展道路。青啤在全国各地建起了45个办事处和销售分公司,形成了特有的“直供模式”。这些遍布全国的网络就是青啤伸向市场的触角,敏感地捕捉着各种动态和信息,为青啤的扩张决策提供着可靠的依据。
青啤的购并,并非是“囫囵吞枣”,而是有一套科学的考察程序和严格的筛选机制。彭作义不但通过决策层提出了“承受能力、投资环境、经济效益”的并购三原则,还提出了并购必须在先期考察和分析比较以后,有目的性地选择其中具备可操作性的企业进行,分别不同情况采取一厂一策的办法,诸如破产收购、兼并、控股收购等等。购并首先是以品牌保护为前提的,即既要实现品牌扩张,又绝不影响青啤品牌的盛名和形象。为此,彭作义要求,所有被购并企业,除作为独立法人外,一律加挂“青岛啤酒系列产品”商标或采用“青岛啤酒股份公司监制”字样。
链接:“竞争只有开始,没有终结”。彭作义实际上是在向世界啤酒业宣告:在未来世界啤酒市场上,青岛啤酒一定要站在最强手之列,青岛啤酒这一品牌一定会更响更亮。
誓言进入世界三强
彭作义曾有一段被媒体广为传诵的誓言:“我现在是右手办国内,左手办国际。将来要换强有力的右手办国际,左手办国内。最终要在国际市场上与强大的洋品牌较量。青啤完成左右‘换手’的时间估计在10年以后。” 他实际上是在向世界啤酒业宣告:在未来世界啤酒市场上,青岛啤酒一定要站在最强手之列,青岛啤酒这一品牌一定会更响更亮。
“竞争只有开始,没有终结”,这是彭作义对企业发展下的一个定语。如何进一步扩大规模,增强青啤的竞争能力,使青啤由小到大、由大到强,彭作义想得很远很远。
他这样勾画青啤的未来:到2010年,青啤的年销售量要达到800-1000万吨,位居世界三强,他认为,青啤要走美国模式,每年只要递增15%,达到预定的目标就不成问题。
彭作义是登上国际最高啤酒论坛——在德国纽伦堡举行的“第26届国际啤酒产业高级管理者大会”——的唯一一个中国啤酒企业老总。平时一贯谦虚的他这时也毫不掩饰作为中国啤酒企业家代表的自豪。他说,这标志着青啤集团已经初步具备了国际性大公司的实力,也显示出中国啤酒产业的国际影响力。这次大会,亚洲只有青啤一家,就是因为青啤引发了对洋啤的抗争,而且打败了洋啤,迫使洋啤不得不听听中国同行的声音。
彭作义也毫不掩饰对青啤在国内市场竞争力的自信。他说,青啤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战略战术,有了相当的综合竞争实力,一定会站稳中国啤酒老大这个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