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看见依然先生的<<中国红酒业的大道在哪里?作为关注中国酒业的一员,我对个中提及的问题深以为然。中国红酒虽然如其它酒种一样问题多多,但是究竟哪些才是致命伤呢?以下我就依然先生的焦虑谈谈我的个人观点。
依然先生怀疑“中国红酒业已由初级阶段进入了一个稳定、巩固、提高的崭新发展阶段”,由此产生的困惑是:时下中国红酒营销竞争的现状究竟是品牌营销,还是品味营销;是产品质量营销,还是广告营销;抑或价格营销,造假营销,还是人文之争的文化营销?他觉得中国的红酒市场已经混乱得没有希望了。
事实上,中国红酒历经近十年的发展,已经是木已成林酒已成军了。整个行业的主流趋势,我十分赞同红酒专家王秋芳的看法,“我国目前的红酒业处在高速发展后的调整期”,是理性发展的关键时期,它虽然困难重重,但是生机勃勃,比以前啤酒发展的道路宽敞多了。行业的命运,不是怨天尤人就会改变的,它需要所有参与的人士与企业共同努力。行业企业之间的合纵连横,让中国红酒具备了一定的规模。行业媒体的呼吁让中国红酒多了一些生动的颜色,西有《新食品》的“激情王子李焕锐”,北有《糖烟酒周刊》的“冷面书生梁剑”,东有“新天快笔蒋默脉”及自由撰稿人“红酒知己吴书仙”,他们的红酒情结,对促进行业的发展算得上是一大贡献。
事情都是人做出来的,天上没有馅饼掉。中国红酒除了酒质的继续提高,还需要用先进有效的营销手段为中国红酒业的大脑升级。中国红酒业的希望,掌握在中国人自己的手里,
一、责任是标准的灵魂
从产品质量来说,从1994年试图与国际接轨的 “国标”出台后,考虑到参差不齐的中国红酒各生产商的综合条件,继而又出台了一个“行标”,并允许半汁葡萄酒的存在,也就意味着葡萄酒可以勾兑,兑酒精、兑水等等,这给中国红酒市场带来了一片混乱。当时“行标”出现,“国标”遂就作为推荐标,企业可执行可不执行,这本身就给一些葡萄酒企业有了“弹性发展”的空间,加之地方保护主义和地方差异性,使葡萄酒质量的标准之争风流云散终无结果。于是,争论中的各执一词演绎为现实中的各行其是大战,这场大战或许有企业利润超常成了赢家,但中国整个葡萄酒业却是输家无疑。因为质量标准低级、混乱,规则放逐,使中国葡萄酒业看似蓬蓬勃勃繁花一片,却老也高攀不上和国际葡萄酒业对接的台阶。低投入高利润的白日梦驱使我们厂家蜂起,群雄逐鹿,却“杀出去”的鲜有,而今,别人——欧陆、澳洲等老牌的葡萄酒帝国“联军”倒在“打进来”了,而且攻势将愈来愈烈。老实说,中国葡萄酒业正在面临“围剿”,就因为我们对质量标准的姑息,我们对规则的藐视,中国葡萄酒业滞迟了整体规模化良性发展壮大自己的时机和步子,正在吞咽自己酿就的苦果!
中国红酒属于一个新兴的产业,具有多种不可规范性的情形,死板套住一个“一定之规”我认为是不理智不可取的做法。当你置身于东北大片的野生山葡萄区,一种欣喜与忧患的意识才会从你脚下漫上头顶。站在山头看山下,眼光才不至于受到视角的羁绊。当年邓小平敢于让农民“画地而耕”,立竿见影地让“包产到户”的农民先吃饱了肚子,应该是一种历史的责任感促使他决策。责任是标准的灵魂,标准的包容符合当时的具体行情。原定于去年年内出台的葡萄酒新的国家标准GB15037-2004,将推迟到今年年初颁布。除了程序需要时间外,个中也是考虑了我国红酒状况的具体实情。葡萄酒新国标较旧国标的最大区别是,将严格规定原料、原产地、生产年份、品种等内容,而在原料方面不合格的厂商将被清除出局。很明显,新国标在葡萄酒原料方面作了很严格的规定,需要一些企业面临变革的阵痛。规则只有利于行业的利益才是好的规则,否则即使表面上与国际接轨了,如果放的真是屁,那绝对也不会是香的。
二、价格是市场的天平
点击注册酒圈网会员,注册会员即送酒圈网红包,可抵价等值现金,不限产品,全场通用!需要了解更多的葡萄酒相关产品信息,可以查阅酒圈网相关产品频道,在首页左侧的下拉菜单中,有各国各个产区数千个酒庄的产品。需要了解更多葡萄酒知识及酒类资讯请查阅酒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