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餐后酒会不会出现一款中国的“十八里红”?毫无疑问的是,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一定会提升红高粱酒的国际影响力。
每年12月10日晚举行的诺贝尔宴会,堪称举世瞩目的盛宴。纵观诺贝尔奖委员会公布的历次宴会菜单和酒单,可以说是一部浓缩的20世纪以来的世界饮食史。仅就酒水来说,呈现以下特点:
一、每场宴会必上香槟。
当瑞典国王、王后及王室成员携诺贝尔奖得主落座后,即斟香槟。诺贝尔奖委员会主席首先提议全体起立,向国王陛下敬酒;接着,向阿尔弗雷德·诺贝尔敬酒。然后上第一道菜,仍以这款香槟来搭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一场宴会甚至要上两款香槟干和甜各一款。除了1920年,1945年至1949年没有香槟,在历次诺贝尔宴会上,入选次数累计达到10次及以上的香槟有波默里(23次)、海德西克(15次)、酩悦(12次)、玛姆(10次)、路易王妃(10次)。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早在创作于1989年的长篇小说《酒国》中,就超前地写到了克利科·蓬萨旦寡妇香槟,即Veuve Clicquot Ponsardin(如今简译凯歌),他写道:“那是一瓶克利科·蓬萨旦寡妇香槟酒,酒液金黄,宛若洋妞光洁温暖的胸脯;细珠串腾,犹如洋妞喁喁的细语……”这款著名的香槟从未上过诺贝尔宴会,不知今年可否满足莫言的愿望?
二、波尔多葡萄酒占据主流。
从1901年首次举办诺贝尔宴会以来,先后上过70多款波尔多红酒及甜白葡萄酒,比如1901年有1881年阿贝戈斯、1912年有1900年拉菲、1968年有1962年伊甘、2001年有1997年帕梅尔……不过,进入本世纪以来,来自“新世界”的葡萄酒明显增加,比如2005年上了澳大利亚奔富酒庄2001年RWT 系列红酒、2006年上了南非芬沃登酒庄2002年 Classic系列红酒、2010年上了美国加州威斯特酒庄2005年珍藏级赤霞珠红酒、2011年上了加州加里法雷尔酒庄2008年黑比诺红酒。
三、餐后酒凸显全球视野。
在上世纪上半叶,几乎每场宴会都供应有雪利酒、波特酒和马德拉酒等加烈葡萄酒。二战结束后,随着菜式的缩减,宴会格局逐渐定型为副菜(海鲜)、主菜(肉类)和甜点,配酒也相应固定为香槟、红酒和甜白葡萄酒,雪利酒和波特酒逐渐淡出。与此同时,餐后舞会的自助饮料越来越丰富,几乎覆盖了全世界所有的主流酒类,其中1997年供应多达10种,包括瑞典绝对伏特加、法国轩尼诗干邑、英国歌顿金酒、意大利金巴利利口酒和美国杰克丹尼威士忌……今年的餐后酒会不会出现一款中国的“十八里红”?毫无疑问的是,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一定会提升红高粱酒的国际影响力。
今年的诺贝尔宴会菜单和酒单,要到12月10日晚7时才会揭晓。按照惯例,在宴会次日,斯德哥尔摩市政厅蓝色大厅(诺贝尔宴会举办地点)的地下餐厅即向公众开放“诺贝尔宴会套餐”,只要你提前预约并不惜重金,即可像莫言一样享受一次诺贝尔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