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酒产区介绍(Wine Map) >
德国葡萄酒 (German Wine) >
德国葡萄酒报道(German Wine reports) >
德国甜白酒之伊贡-米勒园(枯萄精选)(2)
酿制宝霉酒,必俟葡萄已被霉菌侵蚀得形销骨立时才予采收、榨汁,且逐串逐粒挑选。但每串葡萄也不一定同时萎缩,必须分次采收,极为费时费力,因此每株葡萄树往往榨不出100克的汁液。同时,葡萄皮不可有破损,否则汁液流出,与空气接触会变酸发酵而腐烂掉,则前功尽弃!而此时满园又正笼罩着甘甜芬芳之气,自然会吸引无数蜂蝇鸟雀,为避免宝贵的葡萄被啄啃,有的园区便会装置网罩,这又是一笔开销。量少工多,自然将宝霉酒的价格推到最高点。
现在我们要介绍世界最贵的葡萄酒生产园——伊贡-米勒园(Egon MOiler)及其所生产的宝霉酒。
1794年10月初,法国军队攻占德国科隆与波昂,占领了整个盛产美酒的莱茵河地区后,代表法国大革命打破权威与教会势力、贵族统治的自由风气也传进了这个封闭的河谷。教会与贵族所拥有的庞大葡萄园被充公、拍卖,小农制的葡萄园于是如雨后春笋般地成立。截至目前约有2600个葡萄园,开启了德国葡萄酒的新纪元,也造就了生产世界最昂贵的葡萄酒的酒园——伊贡-米勒酒园的诞生。
追溯伊贡-米勒酒园的历史,可自6世纪建成的圣玛丽亚修道院(Sankt Maria von Trier)说起。该院建在维庭根(Wiltingen)镇附近的一座名叫沙兹堡(Scharzhofberg)的小山上。随着法国势力进入了莱茵河流域,“教产还俗”的运动于是展开,伊贡-米勒的曾祖父柯赫 (1ean-Iacques Koch)便趁机购得此酒园。柯赫去世后,葡萄园平分给7个子女继承。伊贡-米勒的祖父后买回另外的部分园区,重新建立起一个6公顷大的葡萄园,面积是原来修道院所有园区的1/3。老伊贡-米勒目前已不太参与园务,而是交给长子小伊贡-米勒负责。小伊贡-米勒是一个腼腆的年轻人,接下重担后,十分敬业。每年秋天采收酿酒完后,都会风尘仆仆地到世界各地推介本园佳酿。
伊贡-米勒家族拥有沙兹堡山约7公顷的山坡地,其坡度达50度。另外,近年来另在附近收购了5公顷的园区,总面积达12.5公顷,土壤含有板岩、石块的比例极高。这个山坡有一个好处,既可排水,又可保存葡萄成长所需要的水分。树种全为雷司令,每公顷约8000株,平均每公顷生产5000~6000升,附近一般园区可达8000~10000升。大部分的树已超过五六十岁,不少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种的。每株树冬天裁枝,只留下两芽,大约每株每年结低于1千克的葡萄。年产量也只有7万瓶。
俗话说,不能将鸡蛋全放在一个篮子里。伊贡-米勒亦不能例外,他的酒园也生产各种优质酒。因此在采收时,要雇佣数十名工人,必须多次将葡萄收到两种不同篮子里。1922年,他们仅采收了3次,1989年与1990年采收了 5~6次的葡萄。两个篮子是要将迟摘及精选级与逐串精选级分开放置所用,采收极精细。以1990年为例,全园雇佣35个人采收葡萄,一般每日可采收榨成8000升汁的葡萄,但是其中只能收获500升酿造精选级及50升枯萄精选的葡萄汁,其困难可想而知!
点击注册酒圈网会员,注册会员即送酒圈网红包,可抵价等值现金,不限产品,全场通用!
需要了解更多的葡萄酒相关产品信息,可以查阅酒圈网相关产品频道,在首页左侧的下拉菜单中,有各国各个产区数千个酒庄的产品。
需要了解更多葡萄酒知识及酒类资讯请查阅酒圈课堂。